見解論證示例及技巧分析
2014.11.21

       2013卷五見解論證要求考生提出升讀大學選科時三個主要考慮的因素,並加以論證。以下為滿分示例及技巧分析列表:

分數

評語

示例

技巧分析

5

凸顯大學課程特點,以星之子為例佐證,有識見,先反後正,論證周密

 

      首先,興趣是切身關於自己的因素。要想到升讀大學課程是十分寶貴,而當中課程的理論正是各位學生所一直在學術上追求的境地。面對如此深奧難明的理論的包圍下,若同學缺乏自身對該科目的興趣的支持下,相信各同學必定在該科的學習猶如行屍走肉,完全提不起勁。就好像之前星之子陳易希一樣,他都是全靠自身對科研方面的興趣,縱然有時力有不遞,但靠着對科學的興趣,最後也能修讀該學科。所以,興趣的主導儼如火車頭的功力爐驅動各人學習。

→由闊到窄,有層次

1. 客觀描述:大學課程特點

2. 論證興趣的重要

3. 個別例子支持:陳易希

5

凸顯大學課程特點,從正反兩面論證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以余澤星為例佐證,例子雖無新意,惟論證緊扣大學教育的特點,論述飽滿,見解、論證皆上乘

      首先,從自身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大學選科應考慮自己的興趣。大學的學習為期四年,時間可謂頗長。透過這四年的時間,同學要在選修的學科中鑽研,並作出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故此,若同學選擇了自己不感到興趣的學科研讀,將會是一大折磨,令同學感到疲憊不堪。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在有興趣的學科有所深究,以後定能有一番作為,不用害怕被人看低。因此,興趣是學問的動力,透過愉快的學習過程,這四年的時間定不會枉費。正如余澤星先生一樣,堅持自己文學的興趣,在修讀完文學士後,也能用自己的文筆寫出一本又一本好書。這證明了你們也不應放棄自己的興趣去修讀大學,反之應好好運用它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由闊到窄,有層次

1. 客觀描述:大學修讀年期、學習特質

2. 論證「行行出狀元」+興趣較重要

3. 個別例子支持:余澤星

 

 

5

論述具體有說服力,亦見當中孝義之美德

      其次,以父母的角度來看,大學選科應考慮家庭的狀況。現時,有不少家庭的經濟狀況未如理想,甚至要領取津貼。故此,家境不太富裕的同學可考慮一些比較實用的科目。這樣,在四年的大學學習過後,便能很快投入社會工作,賺取穩定的收入,幫補家計。假若有同學想到外國大學進修其他科目,例如藝術和體育,就應考慮到家庭的財政狀況能否負擔得起昂貴的學費與生活開支。要謹記父母為養育你們的人,你們應考慮到家庭的狀況,盡量不為他們加上負担,從而作出正確的選科抉擇。

1. 客觀分析:家庭經濟狀況

2. 帶出觀點:家境不富裕的同學

3. 設例:重申要考慮家庭財政狀況

 

 

 

文:林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