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2014.10.17

 晉侯、秦伯圍①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②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③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④,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
者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⑤君焦、瑕⑥,朝濟而夕設版⑦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⑧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⑨。以亂易整,不武⑩。吾其還也
。」亦去之。

〈燭之武退秦師〉


註解
1. 圍:圍攻
2. 壯:壯年
3. 縋:用繩子懸着
4. 鄙遠:以遠地為界綫
5. 許:給予
6. 焦、瑕:晉地名,今河南省陝縣附近
7. 設版:修築城牆
8. 擊:攻打
9. 知:智
10. 武:軍事的原則


練習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以其無禮於晉,且於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失其所與,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有異心 b.損害 c.理智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秦伯說,與鄭人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大喜,與鄭國結盟


晚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吊下離開鄭國。他去見秦穆公,說︰「秦、晉包圍鄭國,鄭國已預知要滅亡。如果鄭國滅亡對你有利,那你來執行吧。越過晉國而佔領遠方的鄭國,你
知道那是3.____ ___(2分)的,何必消滅鄭國令晉國得利呢?鄰國勢力4.____ ___(2分),等於你的國力5.____ ___(2分)。假若放棄滅鄭而把它作為東路上的主人,你的使者往來的時候,供應他們缺乏的東西,對你亦沒有甚麼壞處。況且你曾對晉惠公施以恩惠,他答應把焦、瑕兩個地方送給你。然而他早上才渡河返國,晚上就已經築起城牆與秦國對抗,這是你所知道的。而且晉國那會6.____ ___(2分)?它已經向東掠奪鄭國土地,又想7.____ ___(2分)西部的疆界,如果不8.____ ___(2分)秦,從那兒取得土地呢?損秦而利晉,請你自己9.____ ___(2分)吧。

 

 

3. 困難 / 4. 增長 / 5. 消退 / 6. 滿足
7. 擴張 / 8. 侵奪 / 9. 考慮


10. 從第三段的內容可見,晉侯有甚麼性格?
A. 衝動
B. 重義
C. 有耐性
D. 懦弱

 

B

出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