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22
有調查發現,市民讓座意識薄弱,加上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掛出街頭橫額宣傳「低頭族扮睇唔到 立法規定要讓位」的建議,迅即引起不少議論,被批評「無可能執行」,亦有網民質疑不讓座就違法要罰是否太大陣仗。社會德育意識下降,應否以法律去規範?或許首先應該先問,為何發生這種事?其次,再想想,立法又是否能夠達到目的?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主題:人際關係+生活素質+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現代社會的人際溝通方式如何影響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法治精神如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推動他們履行義務?
資料一
基督教女青年會一項調查發現,有近四成長者乘搭交通工具時不被讓座,一周內獲讓座三次以上的更只得百分之六。有長者因身體不適向乘客求「座」反遭惡罵,甚至有長者要刻意不將頭髮染黑,以求獲得讓座。有六成五長者不知港鐵及巴士分別設有優先座及關愛座。即使知道,亦只得一成半受訪長者會主動要求佔用關愛座人士讓位。機構建議,港鐵應優化關愛座措施,如在車廂內外增貼大型標貼丶在廣播系統及電子屏幕板增加讓座告示。政府則應在公眾教育上擔當牽頭角色,製作電視宣傳片。
摘自2014年8月25日《星島日報》A10
資料二
中國三十一個省市區高考「加分」政策有較大調整,其中十三個省市區的「加分」項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見義勇為」,十省市提出對「見義勇為」的考生「加十分」作為獎勵,京、浙、川三地獎勵則達到二十分。
對品德高尚者予以獎勵,從表面上看,彰顯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重視。然而,這樣的加分措施也注定引發質疑,思想品德本來是對人的道德要求,一旦變成量化的分數,勢必變味;而且,對思想品德很難用具體標準丈量,沒有明確標準的加分項目,拿甚麼來保證公平公正?最終難免淪為權力腐敗的產品。
摘自2013年5月28日《新報》A10
資料三
備受關注的《南寧市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辦法(意見稿)》近日出爐,這是南寧市首次就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立法。其中明確:拒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經勸阻仍不改正的,駕駛員、乘務員可拒絕為其提供營運服務。這一規定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其中不乏許多質疑聲。
摘自2013年9月2日《中國時刻網》
相關概念:倫理(Ethics)
「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恰當關係,「理」是規範或準則,「倫理」是指人際關係中所共同遵循的規範,是人類是非善惡的標準及行為準則。所以倫理可以說是人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關係,存在人們心中的一套價值觀與行為準則,指出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
廣義地說,社會裏的所有規範、習俗、制度、格言、禮儀、行為標準、律法,都包括在倫理的範疇內。
相關辭彙
‧自發性 Spontaneity
‧守望相助 Mutuality
‧朋輩影響 Peer influence
‧公民意識 Civic awareness
‧公民素質 Quality of citizen
‧文化融和 Cultural integration
‧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觀點與角度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外國有例子確保善用優先座,以有需要人士優先,如長者卡、傷殘卡等等,以「理想主義」的說法是,中國是禮義之邦,應該讓乘客自律為先讓座,但事實是有需要人士乘搭交通工具得不到足夠照顧,倘若甚麼也不做,情況是不會得到改善,單說「教育、鼓勵」是口惠而實不至。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巴士專營權續牌時,會加入無障礙和便利長者設施的條款,但現階段毋須規定優先座比例。港鐵現時大部分列車,每卡車廂設有四個優先座;輕鐵每個車廂則有六個;大部分專營巴士均在近落車車門位置設有四個優先座,希望透過教育令市民自發讓座。
專欄作家高慧然:立法強迫他人讓座,香港怎可以變得如此極權專制?希望法律規範道德的地方,往往事與願違,愈規範愈無道德。道德從來就不是由法律逼迫出來的,它來自經年累月的教育。
評論員陳雪:道德發於心、落於行,若只重視外在規範而忽略內在教化,道德難免淪為空殼,只求免受懲罰,廉恥之心難具。德育是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工程,須要苦心經營,遇到道德滑坡問題,就讓道德給法律「讓座」,是對「法治社會」的誤讀。
時事評論員王永平:我不知道安坐關愛座的精壯男女有多少人會對少數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舉止義憤填膺。假如讓座調查在內地進行,結果會否顯示原來香港人根本沒有資格自視高人一等?既然不少港人有理想又有愛心,為甚麼政府或有心人不可以簡單直接地發起一個讓座行動,提醒學生和成年人關愛長者最容易做到的善舉是在車上讓座。
網民Joyce Wong:在日本及台灣,就算全車擠滿人,也留下這些座位給有需要的人士。香港人普遍對「關愛座」的意識觀念較淺,見位就坐,現只須多點宣傳,不用倡議立法。
學習教材
規範道德是否可行?
意見整理
根據「觀點與角度」,整理各人對立法規範道德的意見。(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多角度思考
1.就你所知,為何香港會出現立法讓座的提議?(4分)
2.你多大程度同意,「立法將道德規範化是有效方法」?(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議員提出立法讓座的提議,因為現在社會讓座意識不強,而且很多乘客都是低頭族,沒有發現其他人的需要。相比台灣日本,香港雖然同樣設有關愛座,但是香港人不會留座,而是照坐,並無理會關愛座的意義,而且社會強調學業成績多過德育培養,欠缺敬老和體恤弱小的心,所以有議員希望以立法規範乘客的行為,重新提出社會讓座的需要。
2.
網頁
參考資料
‧政府對公共交通工具設置的優先座和無障礙設施立場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407/09/P201407090675.htm
‧ 一場思辨之旅(Michael Sand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HHa4ETr2jE
載自2014年9月22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