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11
兒童和煙民,兩種身分似乎格格不入,難以令人聯想在一起;但兒童煙民,原來早已在小學出現。據港大調查顯示,近年香港的吸煙人數雖持續減少,但小學生吸煙人數卻不跌反升,有四成多小學生第一次吸煙竟在7歲或以前。面對吸煙低齡化的趨勢,政府正考慮將禁煙教育推廣至幼稚園,這對策究竟是否恰當?年紀輕輕的小學生又為何會淪為煙民?
文︰何美樂 圖︰星島圖片庫
公共衞生+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主題:對公共衞生的理解+自我了解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以往人類如何理解疾病的成因?有關理解是否符合科學精神?.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社會各界、政府及國際組織在維持及推動公共衞生方面會面對甚麼挑戰?
‧對於青少年把握機遇和應付挑戰,如逆境或重大轉變,各項生活技能為何重要?為甚麼有些青少年易於掌握生活技能,但有些卻感困難?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小學生吸煙狀況
吸煙危害健康,已成大眾共識。過去十年間,隨健康意識增強和煙稅大增等措施,香港吸煙人口大幅減少,最新的吸煙率更跌至10.7%的歷史新低;不過與此同時,小學的吸煙人數近年卻有微升趨勢。
據食物及衞生局委託港大以不記名問卷方式進行的調查顯示,現時有吸煙的小四至小六學生有410人(0.3%) (表一),比2010/11年度的390人(0.2%)(表二)微增0.1%,上升比率達五成,而曾經吸煙的學童人數則有四千多人,佔整體小學人數2.5%。
單從數字上看,「曾經吸煙」和「現時有吸煙」的小學生人數比例上似乎很少,但吸煙低齡化的問題卻不容忽視,因為實際的小學煙民,人數可能遠較調查為高。如果從現時中學生的吸煙調查數據來看,有多達四成半「曾經吸煙」的中學生表示,第一次吸煙是在11歲或以下的小學階段,人數有二萬八千人。
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371章,任何人不得將香煙或煙草產品售予18歲以下人士。因此,幾歲大的小學生理應難以自行買煙,那麼他們是從甚麼途徑接觸到煙草產品?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主管黃宏認為,小學生吸煙,相信主要和家人吸煙有關,令他們較易取得香煙。除此之外,小學生亦可能通過社交圈子較年長的吸煙學生獲得香煙。
小學生吸煙原因
(一)「好奇」一試
調查數據顯示,「曾經吸煙」的小四至小六學生有4,050人,其中有2,940人「只吸過一次或幾次煙」,可見學童大多抱對香煙好奇、想要一試的心態吸上第一口煙。
(二)家人吸煙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或家人是煙民,耳濡目染之下,兒童會產生想要模仿大人吸煙的想法。
(三)朋輩影響
家庭以外,朋輩影響也是小學生吸煙的一大動機。可能基於同儕壓力、或基於優越感,以為吸煙行為可讓自己在朋友間顯得與眾不同。
(四)逃避心理
此外,有青少年組織還發現,逃避心理也是導致部分小學生吸煙的原因。據香港青年協會在2011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家庭關係差的中小學生,較易傾向借助吸煙或吸毒逃避家庭糾紛等問題。
(五)錯誤認知
再者,小學生對吸煙的錯誤認知,例如以為吸煙有助減肥、吸煙不損健康等錯誤訊息,也是導致小學生想要吸煙的原因之一。
從統計數字上看,現時有吸煙的高小學生只佔整體學童的0.3%,比例很低,因此過往政府沒有推出特別針對小學煙民的控煙措施,甚至連統計署也沒有把14歲或以下的高小和初中生納入吸煙調查對象。不過隨近年的調查發現,吸煙低齡化有微升趨勢,政府才開始提高防範意識,並考慮明年首度把禁煙訊息推廣至幼稚園,希望下一代從幼兒階段已知道吸煙的害處,從而遠離吸煙誘惑及避免吸入二手煙。
控煙措施忽略小煙民
香港現行的控煙措施,大致上有立法、徵稅、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幾方面,執法上,主要由衞生署控煙辦公室負責,而反吸煙的社區教育、宣傳、諮詢等工作,則主要由政府資助的「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負責。
港控煙措施不分年齡
基本上,香港的控煙措施大多不分年齡,涉及防止兒童和青少年接觸煙草的法例,亦只有《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371章的15A和15B,當中規定不准向18歲以下人士售賣煙草產品,以及要在出售煙草的地點設置「不得售予18歲以下人士」的中英文標誌。比起以立法方式限制吸煙年齡,本地更傾向以教育和宣傳的手法控煙。可是隨吸煙低齡化的問題浮現,單靠大幅增加煙稅、擴大禁煙範圍和加強反吸煙教育等措施,又能否足以遏止兒童吸煙率上升的趨勢?
外國立法限制吸煙年齡
如果參考其他外國例子,可以發現部分國家會以立法限制吸煙年齡。例如︰
‧日本的《未成年者吸煙禁止法》規定,未滿20歲者(日本法定成年年齡)不可吸煙,如果父母知道未成年子女吸煙而不加制止,可被罰款;如果有人向未成年人販賣香煙或火柴、火機等相關吸煙工具,亦會被罰款最高50萬日圓。
‧意大利規定,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不准吸煙,違者會被罰20萬里拉,如果向16歲以下青少年出售香煙,可被罰款100萬里拉。
‧韓國禁止向19歲以下青少年出售香煙,違者可被罰1,000萬韓圜或入獄兩年。至於香港,目前只針對向18歲或以下青少年出售香煙的零售商,違者最高可被罰2萬5千元,而吸煙的青少年和沒有加以制止的家長本身,則不會受罰。
小結:吸煙低齡化 須加強執法
從購買層面防止兒童和青少年接觸香煙,本來是有效的控煙措施,只是往往會因為執法不嚴,令條例形同虛設。例如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過往就有調查發現,七成七的零售商曾違法售賣煙草產品給穿便服的青少年,五成二更會把煙草產品賣給穿校服的青少年。
面對吸煙低齡化的趨勢,當局的確有需要加強執法,同時應參考其他地方的控煙措施,通過立法和其他層面,加強對低齡煙民的管制。
相關概念: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FCTC)
為了減低吸煙的禍害,世界衞生組織在2003年通過《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於2005年全球生效,並具有國際法約束力。
《公約》的實施準則主要通過對煙草產品的貿易、市場營銷、廣告包裝、活動贊助和價格稅收的管制,達致阻止煙草制品蔓延,以及減少吸煙致病和降低死亡率的目標。
《公約》中的第5.3條,要求締約國必須制訂具透明度的政策,防止煙草商利用利益關係影響政府制訂控制煙草的公共衞生政策。第8條則指出,締約國必須制訂有效措施防止煙草煙霧。公約目前已獲得168個締約國簽約,包括中國在內。
相關辭彙
‧吸煙者 Smoker
‧禁煙 Smoking ban
‧煙草稅 Tobacco tax
‧控煙 Tobacco control
‧非吸煙者 Non-smoker
‧戒煙 Smoking cessation
‧醫療費用 Medical charge
‧健康意識 Health consciousness
‧《吸煙(公眾衞生)條例》 Smoking (Public Health) Ordinance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 Hong Kong Council on Smoking & Health
Mind Map:吸煙低齡化的成因及相關控煙對策
學習教材
遏止吸煙 低齡化問題
資料回應題
細閱圖片一及二,然後回答問題。
認知題
1.根據圖片一,試說出政府使用了哪種控煙措施?你認為這種措施有效嗎?
2.圖片二的報攤有沒有違反吸煙條例?試解釋原因。
多角度思考
3.世界衞生組織認為,調高煙草稅是減少吸煙人口的最有效方法。你認同以上說法嗎?
建議答題方向
1.圖片一的公共場所設置了禁煙標示,可以知道這是政府法定的禁煙區。政府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把戲院、商場等公共場所劃入禁止吸煙的範圍,此舉會造成吸煙者的不便,以懲罰的手法,可有效減少吸煙數量及鼓勵戒煙。不過如果執法不嚴,此措施便會失去阻嚇力。
2.圖片二的報攤以透明煙箱把香煙陳列在當眼處,目的是吸引煙民目光。此舉已經違反吸煙條例,因為任何人若在銷售點展示煙草產品、誘使或建議市民購買的話,均屬違法。
3.解題重點︰
‧應清楚指出加煙草稅和吸煙人口減少的因果關係;
‧討論應集中在「最有效方法」方面;
‧須有明確立場,較佳的答案應在討論的過程中同時充分考慮正反觀點。
延伸回應題
細閱圖表一及二,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試綜合表一及表二,列舉出值得大眾關注的小學生吸煙現象。
2.如何可以有效遏止吸煙低齡化的問題?試分別從家庭、學校和政府三個層面提出建議。
建議答題方向
1.值得關注的現象︰
‧曾經吸煙的小學生中,有44.3%在7歲或以前第一次吸煙,即在初小或以下,近年幼齡學童能夠接觸到香煙的現象令人擔憂。
‧從曾經吸煙的中學生調查數據可見,有44.9%人在11歲或以下的小學階段第一次吸煙,人數多達2萬8千人,可見小學吸煙的問題早已存在,且有低齡化的趨勢。
‧在小學階段開始吸煙的學童,男生數目是女生的一倍,可見小學男生的吸煙問題較女生嚴重。
2.
家庭層面︰
‧父母的身教對子女影響甚大,因此父母應先以身作則,不要吸煙,以免子女模仿,或盡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吸煙。
‧不要將香煙產品放在兒童容易接觸得到的地方。
‧從小向子女解釋及說明吸煙的害處。
學校層面:
‧打造無煙校園,在校內推行反吸煙運動。
‧教導學童要拒絕同輩的吸煙邀請。
‧必要時可作突擊檢查,減少吸煙行為蔓延。
‧ 向學童盡早灌輸正確的健康觀念,遠離吸煙誘惑。
政府層面:
‧立法方面,可考慮訂立合法吸煙年齡,以罰則阻嚇兒童及青少年吸煙。
‧加強執法,從零售層面防止兒童和青少年接觸香煙。
‧吸煙區的設立要遠離兒童活動範圍。
‧從幼稚園開始推廣反吸煙訊息,令下一代遠離煙草誘惑。
參考資料
網頁
‧衞生署控煙辦
http://www.tco.gov.hk/cindex.html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
http://www.smokefree.hk/
‧吸煙情況的學校統計調查(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53號報告書)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2532013XXXXB0100.pdf
‧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
http://www.ysp.org.hk/
載自2013年12月11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