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祭祖飽口腹 重陽節應節食品
2022.10.06

度過不同的時節,都總會有不同的應節(1)食品。中秋會吃月餅;端午節會吃糉;農曆新年會吃蘿蔔糕;甚至冬至在港都會流行吃盆菜,總之就是跟「食」有關。不過,重陽節看似是例外,除了登高(2)祭祖之外,是不是都不太想起有甚麼應節食品?其實重陽節也有應節食品,更有六款之多,只是在香港看似不太流行。

對於北京人來說,有兩款小吃都會在重陽節吃得到的,分別是花糕及栗子糕。例如栗子糕主要是以栗子蓉製作而成,先將栗子去皮蒸熟後搗成蓉,之後跟京糕及豆沙餡分層梅花間竹放好,形成三色五層的栗子糕;吃時再淋上以白糖和糖桂花煮成的糖汁即可。

字詞解釋

(1)應節:適應節令,在該節令作適當的活動。

(2)登高:往高處攀登,登山。

文化知識

重陽節

「重陽節」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因「九」是陽數而得名,又稱「登高節」。人們在這個節日會登山,又會掃墓,而古代重陽節的由來,則有「桓景佩茱萸登高避災」的說法。

據《續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東漢時,桓景隨費長房遊學多年,費長房告訴桓景,在九月九日家中將會有災禍,並教他避災的方法。於是桓景就在當日準備好茱萸囊袋,為家中的每個人都繫上,又帶家人到高處,喝菊花酒避禍。他們回到家中時,家中飼養的家畜都死了,因此,重陽節又有登高避災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