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新能源車免稅延至明年底
2022.08.25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四(十八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購稅至明年底等政策,促進大宗消費;同時部署推動降低企業融資(1)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會議指,當前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2),但仍有小幅波動。要有針對性加大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依法盤活地方專項債限額空間,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

字詞解釋

(1)融資︰資金融通。

(2)態勢︰狀態和形勢。

文化知識

漢代車馬稅

政府向車輛徵稅的措施其實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的車馬稅「算商車」,為了提高民間使用車輛的成本,除了公用和軍用車輛之外,其他私人車輛每次使用都必須交稅。

政府為了應付各項公共開支,必須透過各項稅收維持收入穩定。中國的賦稅制度在漢代逐漸形成,初期賦稅較秦代為輕,以田租和丁稅為主,但隨着武帝征戰匈奴,戰事陷於膠着狀態令軍費開支大增,政府便以名目繁多的雜稅來增加收入,其中車馬稅「算商車」就是在這背景下開設的新稅。

當時民用馬車已日漸普及,自西漢開始,本來只有統治者才可用的車,地方官員亦可使用,民間經過「文景之治」後,商賈貿易往來蓬勃,商人使用馬車出行及運輸貨物的需求亦大增。政府的「算商車」稅項,主要對象就是這些民用的商用車。

漢武帝年間的車馬稅規定,凡人民有軺車(一馬之輕車)的,年納稅一算,即一百二十錢,商人加倍。換言之,商用馬車須交納二百四十錢的稅。要是有人逃交車馬稅,不僅要罰款,還須強制入征當兵一年。本來漢代開設的多項雜稅只屬臨時措施,後來卻一直沿用成為歷代恆常的賦稅措施,以及人民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