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志成︰「自給」理財不等於「自給自足」
2022.08.09
2022.08.09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於網誌表示,市建局須以應有的謹慎(1)和盡其應盡的努力處理其財政,及在推行市區更新計畫時繼續維持財政自給的長遠目標,而社會不時討論市建局的財政資源及安排,但部分評論並不全面。他強調「自給」並沒有「自負盈虧」的含意,亦不等於「自給自足」。
韋志成又解釋,「自給自足」是指一旦業務預期無法達到回報目標,甚至出現虧損,就要設法增加收入和削減支出,甚至放棄推行項目。故此,政府透過不同渠道,協助市建局維持「自給」的基本原則,包括注資(2)、豁免地價向市建局提供貸款,或按《市區重建局條例》經立法會撥款等措施,支援市建局。
字詞解釋
(1)謹慎:小心仔細。
(2)注資:注入資金,即投資。
常語學習
本篇報道涉及兩個與金錢概念相關的四字詞,今期試從字詞上拆解。
自給自足
自己生產以支持、滿足自己所需,毋須依賴他人施捨。所謂的「足」,的確會因人而異,這好比成年人一日所需的基礎代謝率也人人不同。韋志成指,市建局採用的「自給」理財原則,是透過評估各項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確保有足夠資金,應付目前的業務需要,而項目綜合收支結算後是否達到既定投資回報目標,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
換言之,他們只在乎能否做到「自給」,而其所「足」乃是做到「自給」即可,而不必從中取利。
自負盈虧
意即企業肩擔盈利與虧蝕的營運方式,不獲政府補助。而盈利與虧蝕並不等同於生產與所需,前者以牟利為目標,後者以繼續生存為目標。因此報道所指沒有「自負盈虧」之意,實際是強調並非逐利,也不會見利忘義——忘記應着眼於更新市區市民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