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羅宋湯列瀕危文化遺產
2022.07.0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近日將烏克蘭的羅宋湯烹調文化,列入瀕危(1)文化遺產名錄。俄羅斯一直強烈反對這樣做。

羅宋湯是一道營養豐富的濃湯,通常以甜菜根為主食材。在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前蘇聯國家及波蘭,這是一道常見料理,但烏克蘭視羅宋湯為國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它的一個委員會周五將烏克蘭的羅宋湯烹調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需要緊急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教科文組織指出,由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並考慮到戰爭對「這項傳統造成的負面衝擊」,引發它啟動快速審批程序通過這項決定。

委員會說:「人民顛沛流離(2)(構成威脅)……因為人民不僅無法烹調羅宋湯或種植烹調所需的本地食材,也不能相聚……這破壞了群體的社會和文化福祉。」

字詞解釋

(1)瀕危:臨近滅亡、接近危險的境況。

(2)顛沛流離:生活困頓受挫,人們流亡離散。

成語學習

克紹箕裘

俄烏戰爭自今年二月開始至今仍未停戰,當中烏克蘭羅宋湯近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瀕危文化遺產名錄,意即這種美食有可能在世上滅絕,再也無人能做出最原本的味道,也難以克紹箕裘。

「克紹箕裘」出自《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內容提及,古代好的鐵匠兒子,是能縫合皮衣;好的弓匠兒子,是能編製畚箕;剛學駕車的小馬都會繫在車後,而車在小馬的前面。君子觀察這三件事,便可以訂立學習的志向。

這段說話的意思是︰每人都循序漸進學習,令後代子孫能學會前人的技術,繼承事業。

「克紹箕裘」便是比喻繼承父業。烏克蘭羅宋湯未必是繼承父業的產物,但在戰爭連綿的環境下,無數產物也難以延續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