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憂俄烏衝突打擊晶片業
2022.02.22
2022.02.22
烏克蘭、俄羅斯戰爭一觸即發,恐影響半導體關鍵原料供應銳減(1)。美國白宮警告晶片業要做好準備,促進供應鏈的多樣化,以防俄羅斯報復美國的制裁(2),阻止美國獲取晶片的關鍵原材料。市場研調機構Techcet日前發布報告示警,美國高度依賴俄羅斯、烏克蘭的一些半導體製造關鍵原料。台灣專家分析,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因具相對採購優勢,可獲供應商較大支持,但對中型半導體製造廠最不利。
Techcet指美國半導體製造商高度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供應的鈀(Pd)、氖(Ne)及六氟丁二烯(C4F6)等關鍵原料,其中九成以上半導體級氖供應來自烏克蘭,三成半的鈀來自俄羅斯。美方表明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對俄實施全面出口管制。若俄羅斯報復全面管制半導體原料出口,恐重創半導體產業。
字詞解釋
(1)銳減:急劇、大量地減少。
(2)制裁:強制管束並加以懲處。
歷史知識
火藥
烏克蘭及俄羅斯局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國家戰爭離不開火藥,古代火藥源於煉丹術。《諸家神品丹法》記載唐初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磺法」,以藥物燃燒來減輕藥物的毒性,發現硫磺、炭和硝石混合可煉製成火藥。
蒙古與金朝作戰時,蒙古騎兵已廣泛配備火器。《金史》記載:「數里之外有戰船橫截之,敗軍不得過,船中有齎火砲名『震天雷』者連發之,砲火明,見北船軍無幾人,力斫橫船開,得至潼關,遂入閿鄉。」「震天雷」是殺傷力非常大的火藥,「人與牛皮皆碎迸無迹,甲鐵皆透」,可見北宋開始,火藥技術日新月異,而蒙古軍隊西征亦將火藥帶到歐洲國家。
北宋初期,古代人以火箭、火球等作為火藥武器,更研製毒藥煙球火藥法、蒺藜火球火藥法等。明代以後,火藥技術再進一步發展,出現地雷、水雷等武器。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歷史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