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籍華人尋身分認同 食逾7800中餐館
2021.11.30
2021.11.30
美國有一名中餐館「收藏家」,多年來吃過七千八百多家中餐館。他並不是美食家,甚至不用筷子。身為第三代華裔美國人,他對中餐的興趣,始於探求華裔美國人的身分認同。七十二歲的陳戴維住在美國洛杉磯。雖然祖父母從廣東移民到加利福尼亞州,但他小時候不吃中國菜。
一九六○年代,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1),陳戴維在大學修讀課程後,對華裔美國人歷史產生興趣,從此開啟了超過半世紀的覓食(2)之旅。他在電話簿中尋找中餐館,說:「剛開始時只是尋找身分認同。我對美國華人歷史的興趣促使我去吃中餐,看看全國各地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字詞解釋
(1)如火如荼:本比喻軍容壯盛浩大,後指事物或境況的繁盛熱鬧。
(2)覓食:尋找食物。
文學知識
《紅樓夢》中的飲食書寫
中國菜着重色香味俱全,因地大物博,匯集各民族與地區美食,難怪報道中的華裔美國人多年來仍未嘗盡各款中國菜。若說到中國菜之多樣,都會提及《紅樓夢》,因為據學者研究,《紅樓夢》全書共一百二十回,描寫的食物竟達一百八十多種,並且不是輕輕帶過,而是豐富細膩。
例如最經典的是一道茄子也內有乾坤,鳳姐兒(王熙鳳,賈寶玉堂嫂)會把茄子皮剝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肉脯子合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乾子,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兒,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裏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連劉姥姥聽見也忍不住說一道菜用十來隻雞來配它,怎會不好味呢?
酒釀清蒸鴨子、烤鹿肉、炸鵪鶉、火腿鮮筍湯、酸筍雞皮湯、燕窩粥、棗兒粳米粥、梅片雪花洋糖、糖蒸酥酪……由葷菜、素菜到小食、甜品的款式都目不睱給。大家讀《紅樓夢》不妨留意一下,定當令你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