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家長禁請肥胖老師 網民斥以貌取人
2021.05.03
2021.05.03
作為家長當然會關心老師的質素,不過台灣一名家長竟稱肥胖的人不應該當老師,結果引起一眾網民的嘩然(1),直斥該名家長以貌取人。
該名家長近日在FB專頁「靠北幼稚園」上投稿詢問(2)一眾網民,指會否因為幼稚園有肥胖的老師而感到不放心。該名家長表示,每次參觀幼稚園時都會觀察該校有沒有肥胖的老師,「自己都吃得這麼肥了,還有些胖得跟豬一樣是要怎麼教育孩子啊?完全不放心把自己的寶貝交給胖子來帶」。
字詞解釋
(1)嘩然:消息傳開後引來民眾熱烈討論。
(2)詢問:向別人查問,徵求意見。
成語學習
以貌取人
台灣有家長要求學校不要僱用肥胖人士作老師,引起社會討論,網民批評家長以貌取人,憑藉別人外表不好看而否定別人的教授能力。
成語「以貌取人」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游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其中一名弟子叫宰予,是能言善辯之人,孔子一直對他的印象很好,後來發現他既不孝敬父母,亦很懶惰,被孔子批評「朽木不可雕」,即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狠狠地責備宰予。孔子亦有一名弟子叫子羽,由於他天生樣貌不好看,孔子亦沒有重視這名弟子,並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成才。後來子羽致力學習,處事又光明磊落,只會為公事才去見卿大夫,有學生幾百人,他的才幹品德使他聲名大噪。孔子知道此事後慨歎:「我憑言語來判斷別人的資質,看錯了宰予;我憑相貌判斷別人的資質,又看錯了子羽。」因此,「以貌取人」即是指以主觀角度來判斷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