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中學文憑試今個星期展開,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讓應屆考生掌握過來人的經驗,《星島教育》推出「狀元尖子VLOG 同你備戰DSE」系列,邀請各科考獲5**的狀元及尖子,拍片親述備戰竅門。英文科和中文科分別於下周二及周四開考,二○一九年畢業於德望學校的石蘊瑤及喇沙書院的許友灝,今日會為考生提供應試要訣。(之四)
英文多做「重點」練習
二○一九年畢業於德望學校的石蘊瑤,現時就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航空工程二年級。她在文憑試英文科考獲5**佳績,她提醒考生,做英文閱讀卷時,不要收到試題就馬上閱讀文章,反而應該看答題簿,知道需要回答甚麼題目,再去閱讀文章會更有效率,因為這樣可以有方向尋找資料或字眼來答題,而且對理解文章亦有幫助。
先看題再讀文 釐清各類文體
至於卷二寫作,石蘊瑤表示,同學須注意及分清各類文體,例如投訴信、一般文章(article)、議論文等,因為寫作不同文體要有不同特質、格式及語氣。
除了對所有文體都要有一定認識外,同學亦可選擇三至五個平日掌握得好的文體好好練習,寫下它們各自特點,例如要有標題、作者、副標題,以及內容要生動,吸引讀者興趣等。有了這三至五種文體在手,作答卷二處理格式問題時,就會應對得更好。
多看外國電影 日常英語對談
至於卷三,同學或會對如何不抄漏key point或重點感到困難,若想練習但又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只做尋找keyword的訓練,然後與marking scheme比較一下,看看自己寫的point與答案有甚麼偏差,如果經常慣性地漏了某些重點,就要留意一下。考試時,同學亦可多帶幾支不同顏色的筆或熒光筆,用不同顏色分開重點,一來可以知道哪一部分與題目哪部分有關;二來如果有一大段篇幅沒有標註,就知道自己可能漏了重點。
英文作為語文科目,多讀、多聽、多講十分重要,如果平日多接觸和運用英文,考試就可更流暢地應用。同學如果平日有空,不妨多看外國人拍的電影,多聽他們的說話。石蘊瑤憶述自己在考英文前,已約定朋友所有對談,即使是WhatsApp、錄音都全用英文,雖然初時有點尷尬,但後來發現真的能在考試時用得着。
中文背熟範文注釋
二○一九年畢業於喇沙書院的許友灝,是文憑試七科5**狀元,現時就讀中文大學醫學院二年級。對於中文科下周便開考,現時剩下的時間不多,可以有甚麼準備?
許友灝以過來人身分,向同學傳授中文三卷的一些應試貼士。首先,卷一閱讀卷方面,他指同學最需要做的是,做好所有可以有範圍預先溫習的內容,避免有失分空間,包括背熟範文及其注釋:亦可準備一些考試必出題目,例如文章主旨、寫作手法、常見問題等,盡取所有可以預先溫習的分數。
培養考試觸覺 熟習擅長文體
至於文言文和白話文,許友灝表示,考生當然平日要多浸淫、多閱讀,這樣才有助培養考試時的觸覺。他認為可先熟讀文言文常見字詞、文章常見寫作或議論手法,甚至標點符號的用法,這些都是考試時常見的題型。
至於卷二寫作部分,許友灝建議同學在考試前,應選好自己想寫或較擅長的文體,如記敍文或議論文等。
例如選定議論文後,每星期就寫一兩篇文作練習,同時背誦一些各種例子,配合不同的論證手法,熟習寫作模式,考試時就可以更快下筆。另外,作文的時間管理也十分重要,他鼓勵同學練習作文時都要計時,盡量做到貼近考試模式,那麼到真正考試時,表現就會更好。
訓練寫字速度 掌握三大格式
最後是卷三的聆聽及綜合能力,許友灝表示,同學一定要多做歷屆試題,訓練自己的寫字速度,以及熟習常見的三大格式,「只要多訓練,就會發覺內容往往都是主要分為兩段『整合拓展』→過渡→兩段『見解論證』,只要寫得多,便能對此模式瞭如指掌,即使考試時變換了題目形式,亦可快速應對,迅速找到所需資料,拼湊成一篇好的文章。」
撮要整理: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