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 建制派斥擬造寒蟬效應
2020.07.20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及「行政命令」,建制派政黨聯合發聲明表示強烈抗議及譴責(1)。聲明指美國必須認清事實,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無權亦不應干預香港內部事務。聲明指,《香港自治法》及該行政命令是嚴重及無理干預中國內部事務,破壞香港高度自治,旨在針對及威嚇將有可能執行《港區國安法》的香港官員及人士,企圖製造寒蟬效應,非常粗暴及不合理。

聲明又指行政命令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完全不合理。香港有八萬多名旅港美國人,以及逾千企業,多年來樂於在香港生活及工作,美國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可見美方新措施將嚴重損害其在港利益。聲明促請美方慎重考慮,不要任意採取制裁行動,損害港美關係及美國在港利益,相信中央政府及香港官民不會因美方的恫嚇(2)而退縮。

字詞解釋

(1)譴責:責備。

(2)恫嚇:虛張聲勢,恐嚇他人。

成語學習

噤若寒蟬

建制派政黨聯合發聲明,抗議美國總統簽署《香港自治法》,認為企圖製造寒蟬效應,非常不合理。與寒蟬最常見的成語是「噤若寒蟬」,指像寒冷季節時的蟬,一聲不響,比喻不敢說話。

「噤若寒蟬」語出《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杜密》,東漢時杜密是一個正直敢言的人,一生為官清正,去官回鄉後,對政事仍十分關心,當時另一位高官劉勝,同樣辭官還鄉,不過劉為人明哲保身,不問政事。有一天,太守對杜密稱讚劉勝是個不過問時政的清高之士,當時杜密知道太守是嫌他愛管閒事,就說知道不好的事,也不肯向上通報。為了保全自己,像寒蟬似的不聲不響,這是國家的大罪人啊!太守聽了杜密的話,敬佩又慚愧。後來由此演變成「噤若寒蟬」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