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養牛 破壞環境 雨林危機 港人有責!
2019.09.23

封面專題

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今日香港

香港最近幾個月籠罩在一片煙霧中,地球另一邊的巴西,同樣濃煙密布。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愈燒愈烈,連續多月仍未受控,環保組織將火災歸咎於近年巴西鼓勵「焚林養牛」以促進經濟發展,結果令珍貴的森林被夷平變成牧場,遇上助長火勢的旱季,大火就一發不可收拾。

近年,全球環保意識提升,「走塑」日、無吸管日、無螢光棒、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人造肉⋯⋯但又有多少人了解「地球之肺」對地球有多重要?香港是巴西牛肉需求全球最高的地區,對於亞馬遜雨林大火又有甚麼世界公民責任,以解決這個環境危機呢?



新聞資訊摘錄

亞馬遜雨林覆蓋七個南美洲國家,這些國家的領袖及代表,日前在哥倫比亞萊蒂西亞市舉行的峰會上簽署《亞馬遜萊蒂西亞協議》,同意加強合作,應對亞馬遜雨林災難,同時通過人造衞星監察,共同保護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避免亞馬遜雨林近月被大火蹂躪的危機重演。

摘自2019年9月8日《星島日報》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政府沒有足夠資源應付面積廣泛的山火,但其他國家切勿出手干預,因為外國提供資金旨在侵蝕巴西主權,巴西政府決定動員軍隊救火。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除非巴西盡快行動解決亞馬遜火災等環境問題,否則將阻止落實今年6月歐盟與包括巴西在內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的貿易協議。

全球第二大時尚服飾零售商H&M:由於巴西境內亞馬遜雨林大火情勢嚴重,加上與牛隻產量有關,我們已決定暫停從巴西採購皮革,直到我們有信心這些皮革不會「造成環境傷害」。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破紀錄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聯繫到故意毀林製造放牧養牛的草地,增加牛肉出口為巴西創造外匯⋯⋯除了毀林,養牛本身和長途跋涉冷藏肉類運到香港,兩者都牽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加重全球暖化。

綠色和平守護亞馬遜雨林項目主任Danicley Aguiar:巴西新政府自上台後放寬伐林的監管,變相鼓勵破壞雨林,為開發雨林「開綠燈」。然而,總統索納羅仍未推行具體的措施,巴西以至地球各地的未來,將因毀林而受到破壞。

起火主因:

雨林大火 人禍大於天災

氣候乾旱,觸發山火,是大部分森林起火的自然原因。然而亞馬遜今年雨水充足,不屬旱季,但火勢卻比2016年的旱季嚴重。由此可見,亞馬遜這場大火,人禍才是主因。

有研究指,巴西亞馬遜森林區域中約12%,即9,300萬英畝土地用於農業,主要為畜牧及大豆種植。農民、伐木工人、牧場主人等人肆意燒林,把雨林破壞,清理和重新種植後,便可以建造一個地方來種植粟米、牧草,以供餵飼豬牛等牲口。有指因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令北京對巴西大豆的需求量大增,促使當地砍伐更多森林改種大豆。結果,過度伐林影響地區降雨量,遇上助長火勢的旱季,情況便一發不可收拾。



經濟誘因:

牛肉出口 「餵飽全世界」

巴西牛肉出口業近年急速擴張,1997至2016年間出口量大增達10倍。據巴西肉類出口商協會稱,單是去年出口達164萬噸牛肉,為史上最多,並成為全球牛肉最大出口國,帶來65.7億美元收入,可謂「餵飽全世界」。

既然「食肉獸」是亞馬遜雨林燃燒的原因,減少食肉就是救亞馬遜的其中一個方法。在全球分工下,芬蘭、愛爾蘭、法國等西方國家均考慮抵制巴西牛肉。芬蘭呼籲歐盟緊急檢視禁止進口巴西牛肉的方法,而愛爾蘭總理甚至提出阻止落實今年6月歐盟與包括巴西在內的南方共同市場所達成的貿易協議,間接阻止巴西牛肉打入歐洲市場,以及印尼、泰國等新興市場。



環境影響:

畜牧業 增溫室氣體


畜牧業被視為對環境的一大威脅,製造的溫室氣體(如甲烷和氧化亞氮)佔人類排放量的14.5%。現時,牛隻的數量佔全球牲畜總量的14.5%,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則佔牲畜排放量的41%,並有高達80%農地是用作放牧及種植動物飼料。有數據指出,每生產1磅牛肉,背後便要多達1,800加侖水用作餵飼、飼料灌溉等等,是豬肉和家禽的7倍、種植豆類的20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畜牧業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環境問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則指出,如果我們少吃牛肉,就可以為全球暖化作出20%的貢獻,而全球氣溫亦能下降整整攝氏2度。

反思:

人造肉救地球?


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火災嚴重,令人們關注「焚林養牛」的影響,進而反思人類對肉食無止境的需求所帶來的危機。

人造肉可成為契機嗎?所謂人造肉,被視為傳統肉類替代品之一,例如植物素肉(即廣泛從植物中抽取與肉類對應的成分再合成)、實驗室人造肉(主要是從活着的雞、鴨、鵝、豬、牛等禽畜身上取出幹細胞,並進一步變成可食用的人造肉) 等。

自2013年首個人造漢堡肉問世後,人造肉的技術與產業前景被許多人看好,更吸引比爾蓋茨和本港富商李嘉誠等投資人投入大筆資金發展,並開始在全球普及起來。



Mindmap:雨林大火與畜牧業發展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或許有人仍會問,遠在南美州、六成面積位於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大火與香港人何干?據統計,一八年巴西牛肉輸出目的地數量排名,香港竟高踞首位並獨佔巴西牛出口總量的百分之廿四,接近三十九點五萬噸;而在巴西雨林地帶,農民和牧場主人等更常用火耕方式闢地以種植大豆或飼養牲畜,有指導致當地雨林大火不尋常地增加,連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為化解亞馬遜危機,早前亦簽署法令禁止全國火耕六十天。在這因果關係下,港人絕不能置身事外。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2019年9月1日

多角度思考

1.
資料A的漫畫表達了亞馬遜森林的甚麼現況?你認為漫畫中人的做法正確嗎?試解釋你的答案。(6分)

2.參考資料B及個人所知,你認為香港人應如何緩和亞馬遜森林大火危機?試提出三項具體建議。(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漫畫中的男人是指巴西領導人,其肺部則指亞馬遜森林(又稱為世界之肺),但一半肺正在燃燒,而巴西領導人卻在抽煙,煙上貼有「金錢」標籤,代表巴西經濟。漫畫的寓意是巴西以開發和焚燒雨林來發展當地經濟。
‧同意做法:開發雨林,可在短期內帶來經濟收入及提高就業率。去年巴西農產品出口額達1,016.9億美元,按年增長5.9%,而農林及漁業增值佔GDP約4.4%。
‧不同意做法:雨林環境持續受破壞,增社會成本和隱憂,例如污染治理、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及原住民生活等,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2.此題是建議題。同學必須注意,所提出的建議應針對香港個人的角度思考,並須具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參考答案:
‧個人應減少食用肉類而多吃素菜,以減少碳排放,從而紓緩全球暖化問題,即使進食肉類,亦可慎選肉品來源地;
‧分享火災消息,讓更多同路人關注氣候危機,敦促政府正視氣候危機;
‧以捐款或義工等不同方式支持環境保育機構和組織。

學習工具

焚林畜牧 議題摘要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不少專家都把起火原因歸咎於當地政府大規模開發雨林和非法砍伐,把亞馬遜森林當成搖錢樹。當中以畜牧業和放牛為主,而畜牧業對環境帶來不少破壞和污染,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等,影響全球各地。而香港是巴西牛肉的最大需求地區,對於一發不可收拾的森林大火,香港人也應肩負起世界公民的責任, 由個人的生活習慣做起,為環境保育努力。

議題相關單元

能源科技與環境
全球化
今日香港

持份者

‧巴西政府
‧熱帶雨林原居民
‧熱帶雨林投資者
‧跨國企業
‧全球消費者
‧環保人士
‧國際組織

相關概念

飲食習慣 Eating habits

巴西是全球牛肉最大出口國,當中香港佔24%,是巴西牛肉第一大市場。香港作為彈丸之地,對巴西牛肉需求比起第二位的中國和第四位的歐盟還要高(見圖),這或許和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如火鍋文化有關。



關鍵詞

‧自然資源 Natural resources
‧過度開發 Overexploitation
‧非法砍伐 Illegal logging
‧國際協作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可持續性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糧食危機 Food crisis
‧畜牧業 Animal husbandry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參考資料

‧ RTHK國際視野: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的起因及對環境的影響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pentaprismII/episode/577431?lang=en

‧ 亞馬遜雨林持續大火,與港人吃巴西牛有關?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issues/forests/update/9866/

載自2019年9月2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時光 圖:星島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