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四百國際專家 交流組裝建築經驗
2019.08.28

《施政報告》曾經提出以「組裝(1)合成建築法」,推動建造創新。香港大學「建築及基建發展創新中心」與香港房地產協會合辦「組裝合成建築法國際會議」。超過四百位來自英國、新加坡等地的國際專家昨匯聚(2)會議展覽中心,交流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建造高樓的經驗。與會者亦討論結構工程、智慧供應鏈管理及數碼轉型技術等議題。

字詞解釋

(1)組裝︰組合裝配。

(2)匯聚︰匯集、聚集。

文化知識

木建築結構

港大與房地產協會合辦「組裝合成建築法國際會議」,會上國際專家交流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來建造高樓的經驗。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為主,上部骨架結構可以分為抬梁、穿斗、井幹、干欄四種不同建築法。

「抬梁式」構架是指在立柱上架梁,在梁上又抬梁,所以稱為「抬梁式」,可根據屋頂需要的高度,向上疊架數層梁架。抬梁式早見於春秋時代,到唐代開始發展成熟。北宋年間,由將作監編成的第一本建築工程做法官方著作《營造法式》,記載的大木作部分就是主要講述抬梁式構架,並多用於高級官式建築。

「穿斗式」(或稱「串逗式」)構架同樣是沿着房屋進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間距較抬梁式多而密集,承托着屋面椽子與望板的檁子直接放在柱頭上;柱頭之上不設大梁及疊置的梁架,只在柱間使用一些穿枋,保證柱間的橫向聯繫。穿斗式在漢代已發展成熟,成為中國南方各地建築的主要構架。

「井幹式」結構是一種用圓形、矩形或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層層疊置而成的結構形式。相互交叉的圓形或矩形木料,在房屋的轉角處交叉咬合,使結構形成一個整體,起到圍合牆體的作用。

「干欄式」結構多用於潮濕地區,特徵是將房屋的底層用較短的柱子架空,柱端上鋪木板,作為室內的地面,地板之上再架設類似穿斗式結構的木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