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科大新人文社科院長︰學批判思考增競爭力

2019.06.03
21225 21225

坊間很多人都認為人文社科被邊緣化,但人文社科對學生影響亦可十分深遠。去年七月上任的科技大學人文社科院院長蔡欣怡接受訪問時表示,科技發展令人文社科變得日益重要,但學生可從人文社科中學習批判思考等元素(1),提升競爭力。她又表示明年將推出新的副修科目,包括心理及行為科學和音樂創意藝術與創意寫作……

在美國大學修讀(2)醫學預科的蔡欣怡,因興趣不大轉為修讀國際事務,及後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並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人文和社會科學副院長及政治學教授。她認為,人文社科對學生的發展日益深遠,「隨着科技發展,很多知識機器可以比人類學得更快,並取代更多人力工作,人類亦應保持對未來機器發展方向的控制,故學習批判思考、溝通技巧、道德判斷等元素較學習科學知識來得重要,並可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字詞解釋

(1)元素︰構成萬物的最基本組件。

(2)修讀︰在學院或教學機構研習課程。

好書推介

李天命《哲道行者》

學習批判思考,無疑是教育重要的一環。李天命在大學教授思考方法多年,於退休時出版了《哲道行者》一書,總結多年心得,實為學者不可錯過的重要著作。

李天命提出思考方法體系的五大環節,包括「語理分析」、「謬誤剖析」、「邏輯技巧」、「科學法度」和「創意策略」。《哲道行者》中,對於批判思考最切實有用之處,就在於「語理分析」和「謬誤剖析」,李天命稱之為「一基二利」,並喻之為一把「雙刃劍」。

「語理分析」旨在釐清思想。李天命說︰「要分辨一個說法能否成立,也是首先必須知道那個說法的意思。如果連那個說法是甚麼意思也不知道,那就無從判斷該說法是否站得住腳。」

至於「謬誤剖析」,傳統的邏輯書會把「謬誤」界定為「不對確的論證」。李天命指出,「有外星人同時沒有外星人」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但這卻不是一個論證。因此,宜把「謬誤」界定為「思維方式上的錯誤」。例如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說法,就犯了「四不架構」中「不當預設的謬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