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土力處夥賽馬會製作 山泥傾瀉VR培訓工程師

2019.04.25
20979 20979

本港去年共接獲二百五十三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創二○○九年以來新高。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去年起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合作,花約六個月時間為工程師製作九個以虛擬實境(VR)技術設計的山泥傾瀉虛擬情境,培訓工程師應對山泥傾瀉的搜救(1)工作。署方亦購入兩部手提式激光掃描機,協助工程師在漆黑的夜晚亦可收集意外後的地形信息,更快掌握傾塌(2)範圍作出應變。

字詞解釋

(1)搜救:搜索和營救。

(2)傾塌:傾瀉和倒塌。

認識部首

【黑部】

土木工程拓展署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合作,製作山泥傾瀉的虛擬實境(VR),署方亦購入新式手提式激光掃描機,協助工程師在漆黑環境中的搜救工作。

別看「黑」字筆畫較多,字形完整,「黑」也是一個部首。甲骨文的「黑」字,是一個「大」字形的人,頂部加一圓形強調人的臉,表示人的臉上有污點,就是「黑」的東西。

後來金文在圓形的人臉和人形的手腳加上數點指事符號,凸顯了臉和手腳都有污點。這更能反映古人燒火時,手腳、面部常常會沾上煙灰的模樣。隨着字形發展,這些指事符號演變成今日「黑」字上部的左右兩點和下部的四點。

「黑」的本義就如甲骨文、金文所示,指沾在臉上、身上的烏煙灰。《說文解字》亦說:「黑,火所熏之色也。」繼而引申出黑暗、漆黑等意思,進一步更有非法的、暗藏的等義。

「黑」部的字,大都從不同角度和黑色有關。例如柳宗元的文章〈黔之驢〉的「黔」,除了是地名,本義就是指黑色。「默」,有暗中之義,引申出沉靜無聲的意思,例如「默書」是不發出聲音地書寫。還有形容人膚色「黝黑」的「黝」,形容沒有光澤的「黯」等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