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大師 玩物養志
2018.11.30

西方積木玩意 中國藝術特色

砌積木一向被視為小孩玩意,有人卻全心投入,把積木砌得出神入化,甚至成為職業。香港唯一獲LEGO公司認證的大師洪子健,鍾愛中國文化及歷史建築,砌過故宮三大殿、黃鶴樓,也曾用「LEGO水墨畫」展現山水意境。「玩物」不一定「喪志」,將沉迷推至極致,興趣可化作無限可能。

LEGO認證大師之路

和不少男孩子一樣,洪子健從小跟樂高「結緣」,愛砌車子和積木屋。長大後即使投身忙碌的金融行業,仍然堅持興趣。洪子健以往完成作品後,都會放上網站與其他人交流,因而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樂高公司總監。

「五年前樂高總公司希望開拓大中華市場,通過認證一位大師,在該地區和不同品牌合作。在總監引薦下,我成功被認證,從此砌樂高再不只是興趣,而變成專業。」

愛砌樂高積木的人很多,得到樂高認證的大師卻很少,現時全球只有十六人。想成為其中之一,要「過五關斬六將」,「只得滿腔熱誠並不足夠,樂高公司會看你過往的作品,並要求你寫一份商業計畫,闡述推廣品牌的策略。我很喜歡砌文化類作品,希望通過砌出地標或當地情景,令來觀賞的人有共鳴。在中國人眼中,樂高是一件西方玩意,但當他們看到由樂高砌出的中國傳統建築物,會有親切感。」

樂高專業認證大師的工作不容易,經常要在短時間內交出作品,不過也有一般人沒有的福利,令樂高迷聽得心癢,「我不是樂高公司員工,卻因着認證,可以代表樂高公司和其他品牌合作,例如早前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的樂高模型船,就是應郵輪公司邀請而作。另外,我可以用工廠價買到樂高原材料,比一般人在樂高店買便宜。」

LEGO展現「飛簷」

在成為認證大師、砌文化及歷史建築變成固定工作之前,洪子健已對各國建築感興趣。當時「哈日」的他,不甘LEGO官方只推出歐陸式房屋套裝,自己研究怎樣砌出日式建築的屋簷,「成功之後想試更困難的作品,中式建築是一大挑戰。日本建築大多以木為材料,主要用啡色、白色來砌,但中國建築着重顏色的配搭,例如位於北京、滿清時期留下來的建築,通常用紅、藍、綠及金色造出各種花紋,較難用LEGO重現。」

洪子健指出,用樂高砌建築,不是按比例縮小的模型,不能百分百將原建築呈現,反而在整體布局及重點細節上,突出中國建築的特色,「屋頂是最有中國特色的部分,不論是八角形塔樓還是長方形的宮殿,只要屋頂有瓦片及飛簷,別人一望就知是中式建築。屋頂瓦片砌法是用LEGO薄片,一層一層砌,展示斜度,再用具弧度的配件砌出飛簷。另外,若是砌四合院或庭園的話,會有山水去襯托,令建築物不會太單調。」

參考手繪圖 剖開建築

用LEGO呈現中式建築並不容易,尤其有些景點洪子健沒有去過,難以推測它四面的外形及結構。除了在網上找資料,洪子健還購入台灣古迹研究學者李乾朗三本著作,《神靈的殿堂》、《帝王的國度》及《眾生的居所》作為參考,「參考書中,這三本出場率最高。這三本書特別在李乾朗的手繪圖,他的畫將故宮三大殿、角樓及天壇等建築『剖開』,讓人清楚地看到梁柱的位置,還有整座建築的布局。」

用「LEGO人仔」把城市定格

洪子健認為,用樂高砌出城市情景,就像是立體寫生,用磚塊把城市「定格」。令場景有真實感的關鍵,在於「砌人仔」。在故宮及黃鶴樓樂高場景內,不難發現拿着相機拍照、結伴同遊的人仔,或是拿着旗子的人仔旅行團。洪子健花在它們身上的時間,比砌出馬賽克畫及大型雕塑還要多。

「我們希望場景中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例如髮型、衣服及動作都盡量不一樣,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也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洪子健指,每個人砌作品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同,不過觀察作品的細節,可以知道那個人有沒有用心砌,「在樂高情景中,若人仔都是一式一樣,就這樣『插』在地板,整個場景會毀掉。」


 

LEGO大師工作室大揭秘

洪子健和團隊的樂高作品可分為三大類,包括馬賽克畫、大型雕塑及情景作品。為了應付不同類型的工作,洪子健建立了方便找零件的儲存系統,像是圖書館一樣。零件會分區域擺放,例如馬賽克畫區有各種顏色的薄片、雕塑區有基本的樂高磚塊、情景區則會有不同人仔零件,製作時能夠手到拿來。

產品設計小秘密

樂高產品設計有些鮮為人知的準則,例如同一顏色的積木,若有三款長度相近,只能使用其中兩款放在同一產品中,因為怕玩家看說明書時混淆。另外,樂高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的零件,例如近年有新的花朵,以前的花只有三瓣,現在有六瓣,形狀更像真。洪子健在構想樂高作品時,都會參考有過萬件零件資訊的列表,思考如何組合成所需形狀。


LEGO大師作品集

故宮三大殿

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是洪子健最喜歡的中式建築作品,一來是建築有宏偉的感覺,二來是京城的建築比較花巧,可用到紅、藍、綠的顏色方塊作配搭。因此當時即使蝕本,洪子健仍樂意去做。通過相片及旅行時的觀察,他知道三個殿不同的布局,例如屋頂形狀、柱及門的位置也不同,會在作品中呈現這些細節。

黃鶴樓

位於武漢的黃鶴樓,是一座塔形建築。洪子健沒有到訪過,只能參考網上資料,找出五層塔樓的外形及每一層的細節,「與京城的宮殿不同,黃鶴樓主要用木的顏色,配合基本的花紋圖案,及金橙色的屋頂。塔樓地下那一層外形較闊,上面樓層外形較窄,第二、三、四層外形相若,第五層屋頂形狀相對複雜,並有一塊大牌匾,寫着黃鶴樓。砌的時候,由於位置所限,黃鶴樓三字用圓點去代替。另外,我特別加強屋頂旁邊像鶴翼的元素,也造出它在山坡上的布局。」

水墨畫

黃鶴樓除了可用立體方式呈現,也可放在「LEGO水墨畫」中,「用LEGO砌水墨畫不是我首創,可以算是其中一種LEGO馬賽克畫。這個作品是為武漢樂高店創作,他們看到立體黃鶴樓之後,想要一幅2D的黃鶴樓LEGO畫。碰巧那時我和就讀小學的女兒溫習,讀崔顥的〈黃鶴樓〉,看到插畫構圖豐富,有山、有水、有黃鶴樓,就想到用LEGO水墨畫的方式,去展現詩中意境。我一開始便想用彩色方塊去砌,中國山水畫也有黑白及彩色,加了顏色,視覺上會較為豐富。」

舞獅

由十五萬粒樂高砌出來的舞獅,是洪子健第一個用大型雕塑方式砌出的文化類作品,「設計依據南方的舞獅形態,顏色比較鮮艷,用了紅、黃、白及綠色,是大家常見的舞獅顏色。構思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用硬的樂高磚塊砌出柔軟的感覺。我們希望呈現有人躲在舞獅布料裏面的情景,畫了許多3D圖,最後以波浪形的舞獅身軀、及布料上的曲綫紋路,去展示這種狀態。」

 

文:胡嘉儀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