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風暴 席捲全球
2018.04.19

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一則綜合新聞

   「#MeToo(我也是)」一詞因某荷里活金牌製片被揭是性侵犯及性騷擾的慣犯,促使某荷里活女星鼓勵曾遭非禮或強姦的受害者,以此主題標籤在社交網站分享不愉快經歷。

      她的一則推文「若所有曾被性騷擾或性侵犯的女人都以#MeToo發帖,我們或可讓別人看見這問題的規模」,將「#MeToo」發揚光大,廣獲全球關注。

      事件引發很多女性在社交媒體上用#MeToo這個hashtag,分享自己在職場上或其他場合被性侵犯的經歷,也有男性使用這個hashtag來聲援慘遭性暴力的受害者。

 

資料B:一則評論文章

    「性暴力」這個詞語,一般不是容易宣之於口的東西,對受害者而言更甚。不幸的是,它比大家想像中更普遍。性暴力不只包括一些明顯的暴力行為,例如非禮和強姦,它也可以是(而且經常是)以模糊的形式出現,例如很多人都認為無傷大雅的「黃色笑話」,甚至是侵犯者利用自己的地位或權力,向受害者施加壓力或給予一些利誘,令受害者就範,後者在職場上甚為普遍。

      法律上,性騷擾屬於《性別歧視條例》下的其中一種違法行為。但是,要構成性騷擾,通常需要受害者表達不滿或受到冒犯,但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是容易做到的。

      對付無處不在的「狼」,不能單靠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而是需要社會整體正視性暴力的存在,以及建立一個保護受害者的文化,不要讓受害者覺得「nothing will happen」。這才能確保她們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撕破那些道貌岸然的「狼」的假面具。

 

資料C:一則綜合新聞

     全球反性侵運動「#MeToo」出現逆浪潮,某法國殿堂級女星等多位各界別傑出女性發表聯署公開信,批評運動已過火,而且濫用網上正義並煽動仇恨男性,認為有必要捍衞男士調情的權利。

      聯署公開信中表示,這股自揭遭男人性侵犯或性騷擾的熱潮是「鼓吹將男性送入屠場,對女性自主沒幫助,卻助長與性自由為敵的極端宗教人士」,形同推廣「清教主義」,威脅性自由。同時指出運動已違背想讓女性發聲的初衷,許多不中聽的話都被排除在外。


答題

(a)參考資料A,解釋全球化如何促進保障女性權益的訊息。 (4分)
(b) 參考以上資料,提出及解釋反性侵運動(「#MeToo」)可能對國際社會有甚麼影響。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全球化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關鍵概念

性侵犯 性騷擾 性罪行 性暴力 受害者 侵犯者 沉默者 社交網站 地位 權力 譴責 (單方面)控訴 機制 漏洞 監察 關注 回應 《性別歧視條例》 冒犯 濫用

網絡公審 網上正義 煽動 仇恨 權利 生活素質 人權 平等 公義 普世價值 價值觀 公眾教育 維護 尊嚴 性別觀念 性別定型 性別權益 性觀念 性別平權 性別歧視 性自由 世界公民 公民社會 資訊全球化 容忍 姑息 普遍性 嚴重性

相關議題/新聞

因某荷里活金牌製片被揭是性侵犯及性騷擾的慣犯,促使某荷里活女星鼓勵曾遭非禮或強姦的受害者,以此主題標籤在社交網站分享不愉快經歷。她的一則推文「若所有曾被性騷擾或性侵犯的女人都以#MeToo發帖,我們或可讓別人看見這問題的規模」,將「#MeToo」發揚光大,廣獲全球關注。事件引發很多女性在社交媒體上用#MeToo這個hashtag,分享自己在職場上或其他場合被性侵犯的經歷,也有男性使用這個hashtag來聲援慘遭性暴力的受害者。

題型分析

(a)屬資料分析題,要求考生參考資料A,解釋全球化如何促進保障女性權益的訊息。
(b)屬影響分析題,要求考生從不同角度清晰解說反性侵運動可能對國際社會有甚麼影響。                                               

 

三、作答方向參考
(a)參考資料A,解釋全球化如何促進保障女性權益的訊息。 (4分)

      隨着資訊及通訊科技急速發展令資訊流通全球化,文字和影像等各種訊息可以迅速及廣泛地流傳,人們可以即時通過資訊及通訊科技(如互聯網、電郵、facebook或WhatsApp等)了解世界各地所發生的事。
      如「#MeToo」事件中,一些曾受到性別歧視甚至性侵犯的女性,因看到網上爭取女性權益的活動或呼籲,繼而鼓起勇氣,為保障自己的權益發聲,藉以反映問題的嚴重性及普遍性,觸發巨大迴響,不論是歌手、演員或是一般人都以「#MeToo」,宣示自己曾是性騷擾受害者,也有男性使用這個hashtag來聲援慘遭性暴力的受害者。這行動可以警惕人們不可侵害女性,從而促進保障女性權益。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b) 參考以上資料,提出及解釋反性侵運動(「#MeToo」)可能對國際社會有甚麼影響。 (8分)

「#MeToo」反性侵運動對國際社會的影響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關注 / 保障 / 促進女性權益

有關性侵犯的訊息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顯示有很多網民都認同這是值得關注及支持,因而願意主動向其他人分享這運動,鼓勵女性反抗性騷擾,爭取女性獲得平等的待遇。因此,訊息不斷在社交媒體廣泛流傳,將令更多人接收到相關資訊,長遠關注/保障/促進女性權益。

促使網絡公審

這運動利用互聯網的功能,讓大眾即時取得訊息,並隨時作出回應。由於事件往往是由個別人士在網上發布個人經歷,然後經他人轉載。所以,文章內容未必經過驗證,並可能加入主觀感受,令被指控的當事人很可能未辯解,便已在網絡上被認定有罪,影響當事人的聲譽。

 

共同追求普世價值

有部分人認為要停止女性在職場上面對性騷擾的情況,這目標應屬於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爭取女性獲得平等待遇的權益不應有任何局限,更應被視為普世價值。

 

 

 

製造 (性別) 矛盾 / 衝突

有部分人士卻認為這運動濫用網上正義並煽動仇恨男性,認為有必要捍衞男士調情的權利。這股自揭遭男人性侵犯或性騷擾的熱潮對女性自主沒幫助之餘,卻助長與性自由為敵的極端宗教人士,形同推廣「清教主義」,威脅性自由。這運動亦已違背想讓女性發聲的初衷,許多不中聽的話都被排除在外。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四、作答提示
1. (a)分題屬資料分析題,同學要清晰分析全球化其中的特徵(資訊流通性高),並引用反性侵運動(「#MeToo」)事件來作深入解說。
2. (b)分題屬影響分析題,要求考生從不同角度清晰解說反性侵運動(「#MeToo」)可能對國際社會有何「正面」及「負面」影響。


五、延伸學習
影視
《鏗鏘集》〈數字沒有說出的⋯⋯〉 2018-01-29
http://www.liberalstudies.hk/video/programme.php?vid=tcs18-1736

新聞
《星島日報》 2018-03-06 D01、D07 娛樂
加利奧文 法蘭絲 封帝后大滿貫 奧斯卡反性侵 宣揚女性力量

《星島日報》 2018-03-02 D13 娛樂
伊雲在司法委員會公開遭性侵

《星島日報》2018-02-27 A22 國際
文在寅撐#MeToo 指示嚴懲加害者 女檢察官經歷 掀起波瀾

《星島日報》 2018-02-24 D07 娛樂
班頓費沙自揭 遭金球前主席性騷擾 被列黑名單 演藝事業玩完

《星島日報》2018-02-19 A16 國際
時尚界「#MeToo」 戴妃攝影師被指性侵


文:鄭偉基
教育碩士(主修:通識教育)(Credit)、任教高級補充程度及高中通識多年、著作《高中通識教育 議題概念詳解及應用》、香港通識教育會會員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