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
題目
假設你能票選總領袖生,哪項條件你最重視?
1. 品格
2. 權威
3. 知人善任
資料一
領袖生長及副領袖生長職責:
1.除遵守領袖生的職責外,還要負責以下職責;2.監管各領袖生準時當值及在指定崗位,並填在監查簿內;3.登記及監管遲到同學;4.協助訓導主任及其他老師執行、推動已安排之計畫及釐定方針;5.反映各領袖生意見;6.當領袖生長缺課時,副領袖生長自動接替其職責;7.協助檢查校服及登記不合標準的同學;8.早會時上樓巡各層一次,查看有否同學在班層內及幫助熄燈及風扇等;9.留意領袖生缺課,找其他領袖生代替他當值。
摘自香港教育城網站
資料二
評核總領袖生長或隊長時應注意的地方:
1.提供意見、資料的能力。2.策劃、安排、分配、推展工作的能力。3.協調不同意見、鼓勵成員對不同意見持開放態度的能力。4.能檢視隊伍的表現,爭取高效率、高質素成果。5.能激勵士氣,讚賞成員的貢獻,鼓勵成員彼此信任。6.有良好的溝通技巧。7.面對逆境、危機的能力。8.對後進的指導及接班人的培養。
摘自教育局網站
資料三
回想自己兩年多的領袖生生活,由最初的一個小小隊員到現在背負着重大責任的領袖生總隊長,當中工作的一點一滴,我覺得都會使我畢生難忘。在最初加入成為領袖生時,我覺得領袖生的工作是十分嚴肅、嚴厲,做領袖生工作時一定要板着臉,才能使同學服從。⋯⋯但直到有一次,我留意到有一位當時的副總隊長與其他低年級學生摟肩搭背如好友般,我就開始思想着──其實一個領袖生要人服從有很多形式,若果常常板着臉孔,自己辛苦,其他人看到時也會顯得不自然。
摘自某中學領袖生感言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總領袖生有甚麼責任?
‧履行這些責任需要甚麼條件?
論點參考
墨子(戰國思想家)
正長既已具,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賞,而下之所譽也。」
語譯:
行政長官設立後,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發布政令,說道:「你們聽到善和不善,都要向上面報告。上面認為對的,大家都必須認為對,上面認為錯的,大家都必須認為錯。上面有過失,就應該規諫,下面有好人,就應該推薦給君主。是非觀念跟從上面,而不效法下面,這是上面所讚賞,下面所稱譽的。」
老子(春秋思想家)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語譯:
擅長當將帥的不急於表現勇武,擅長打仗的不急於發怒,擅長制敵的不急於與敵人交戰,擅長用人的懂得表現謙虛。不武、不怒、不與都是不爭之德,為之下是借用別人的力量,那是配合天道,是自古以來的最高境界。
孟子(戰國思想家)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語譯:
夏、商、周三代能得天下,是因為施行仁政,後來失掉天下,是因為不行仁政。諸侯國所以衰敗、興盛、存在、滅亡,也是這個原因。這樣看來,如果當天子的不仁,就不能保全天下;當諸侯的不仁,就不能保全國土;當卿大夫的不仁,就不能保全家祠;士人或平民不仁,就不能保全性命。現在的人厭惡死亡,卻又喜歡做不仁的事,這就和厭惡酒醉,卻又硬要飲酒一樣。
觀點舉隅
甲同學:最重要是品格
我認為總領袖生最重要的條件是品格。領袖生主要的工作是維持學生紀律,他們自然要有良好的品行。而總領袖生是所有領袖生的領導,更應該以身作則。所謂其身不正,何以正人,總領袖生本身品行不夠好,就很難指正其他人的行為。
而傳統文化也認為,領袖要有良好的品德。孟子指出,君主必須要有仁德,這樣才會獲部屬信服,才能作有效的管治。同一道理,總領袖生也是領導,如果總領袖生有仁德,那他就會獲屬下的領袖生擁護,工作起來就會事半功倍。畢竟領袖生是群體工作,需要眾志成城。所以品格是最重要的條件。
乙同學:最重要是權威
我比較重視總領袖生有沒有權威。第一,總領袖生的職責是維持紀律,權威是最基本的條件,不然他就不能懾服其他學生。第二,總領袖生是所有領袖生的領導,負責分配工作,管理整個領袖生架構,要是他沒有權威,就很難執行他的職務。這個位置跟古時的君主很相似,從前的墨子也認為,君主必須有權威。
墨子指出,想有效管治天下,就要有權威的統治。君主認為對的,大家都要認為對,天子認為錯的,大家都要認為錯。只要有由上而下的統一意志,社會就不會有分歧、混亂。領袖生架構的規模比較小,但道理也是一樣。因此權威是揀選總領袖生最重要的要素。
丙同學:最重要是知人善任
我認為知人善任比品格、權威更重要。總領袖生最主要的工作是領導領袖生架構,這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必須依賴其他人幫忙,才能完成。所以知人善任十分重要。這就是老子所謂「善為下」:「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深明用人之道的人,對人表示謙下,具有不與人爭的品德修養,體現用人的能力,是自古以來的最高法則。這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只有知人善任,找對的人協助自己,為對的人分配對的工作,才能勝任總領袖生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