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弟子作榜樣
2018.01.02

題目
新一年你會把以下哪個孔子學生定為榜樣?
1. 仲由
2. 冉求
3. 公西赤

資料一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摘自《論語.先進》
語譯:
      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較年長,而不敢講真話。你們常常說,沒人了解你們,如果有人了解並重用你們,你們打算怎麼辦?」子路(仲由)急忙說:「一個中等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外有強敵入侵,內有饑荒肆虐,如果由我來管理,只要三年時間,就可以令人人都有勇氣,個個明白道義。」孔子笑了一笑。「冉求,你怎麼樣?」冉求說:「方圓幾十里的地方,如果由我來治理,只要三年時間,就可以令百姓衣食充足。至於精神文明,要等君子來教化。」「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說:「我不敢說能做得好,但願意學習。祭祀的事,或會見天子,我願意穿着禮服,做助理幫忙。」

資料二
    《孔子家語》中描述公西赤的行止,儀表端莊肅穆,志向通達好禮,擔任兩位國君會面的擯相,厚重文雅而有節度。⋯⋯公西赤如此深入學習請問,之後,孔子告訴門人想學賓客之禮,就屬公西赤了!
摘自《明倫月刊》

資料三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冉求)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為何孔子面對兩人的問題,回答竟是如此不同,孔子說出他在教學上的思考,他覺得,冉求個性怯懦,做事總是喜歡退縮,所以要鼓勵他積極一點,做事要立即行動;而子路這個人做事膽大,但有時會有勇無謀,所以勸他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摘自《新教育哲學》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仲由、冉求、公西赤分別有甚麼優點、缺點?
‧你認為哪些特質比較重要?

論點參考
吳曉昀(台灣學者)
      不僅如此,仲由還是個坦蕩而重然諾、守誠信的人。孔子曾經稱讚仲由:「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穿着破舊的衣服,與穿着華麗的人站在一起,卻能坦然自若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而《論語》又記載:仲由答應人的事情就會盡快做到。更難能可貴的是,仲由實行所學道理的時候,就如同他平日為人處事一般,態度非常乾脆堅持。這使得仲由即使身處是非淆亂的政治圈,也能夠維持黑白分明的立場。相較於冉求的畫地自限,仲由堅持行道的精神,實在相當可佩。

孔子(春秋思想家)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語譯:
公西赤整束衣帶穿着禮服站在朝廷上,可以派他接待賓客,和賓客談話,都能恰如其分。

高專誠(中國學者)
      在孔門從政的弟子當中,冉求的政治天賦要高於其他弟子,他有敏銳的政治眼光,現實主義的政治態度,又恰逢良好的政治時機,所以成為從政弟子中的最高成就者。孔子認為「求也藝」,《弟子傳》又云「千寶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這是講他的理財之能。哀公十一年魯在清地的對齊之戰中,冉求又顯露出了高超的軍事才能。

觀點舉隅
甲同學:以仲由為榜樣
      我會把仲由(即子路)定為我的榜樣。因為仲由是個着重誠信的人。《論語.公治長》記載:「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當子路聽到要做一件事,如果還沒有完成,會很怕聽到另一件事。原因是他答應了做一件事後,必定會完成。

      他也是正直剛毅的人。《論語.陽貨》記載,孔子曾經想跟進行叛變的佛肸見面,當時子路立刻提出異議,反問孔子:「你不是說過不要去做了壞事的人那裏嗎?」為了道義,他連老師也敢質疑。即使後來他因為拯救孔悝而陷入困境,以寡敵眾,不敵而敗,他也堅持以合於禮法的姿態離開人世,把禮冠戴好,綁起繫帶,從容而死(結纓而死)。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的正直剛毅。着重誠信、正直剛毅都是重要的人格特質,所以我希望以仲由為榜樣。

乙同學:以冉求為榜樣
      我會以冉求為我的目標。冉求很有才能,在孔子眾多學生中成就最高,我希望也能做到那樣。孔子曾經對其他人讚賞冉求:「冉求多才多藝,從政有甚麼困難?」可見孔子也肯定冉求的才華。他本人也對自己十分有信心,說過「方圓幾十里的地方,如果由我來治理,只要三年時間,就可以令百姓衣食充足」。
      由於冉求是個人才,所以受當時掌政的季氏重用,參與了不少政治措施。他也有軍事方面的能力,魯哀公十一年,齊國討伐魯國,因為有冉求為魯國出謀獻策,最終讓魯軍取得勝利。儒家的目標一向是治國、平天下,冉求顯然是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以他為榜樣。

丙同學:以公西赤為榜樣
       我想成為像公西赤那樣的人。公西赤本身有一定的才能,連孔子也予以肯定。他非常熟悉禮儀、禮節的事情,能把典禮工作做得很好。他曾經表示,自己的志向是在宗廟典禮中幫忙,當個助手(小相)。孔子的反應是:「假使公西赤只能當小相,那誰有資格當大相?」可見孔子認為他很有這方面的本事。
      比較起來,公西赤或許不及仲由那麼有名聲,或像冉求那樣能創出一番大事業,但他能在自己的範圍內把分內事做得盡善盡美,這是很可貴的。而且仲由、冉求都有他們的缺點:仲由行事衝動,不夠謹慎,孔子亦取笑過他不夠謙虛;冉求則有怯懦的性格,做事畏縮。反而公西赤因為清楚自己的本分,為人謙厚。因為以上原因,我認為公西赤是很好的典範。

 

文:萑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