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研發合成術 助發展新抗生素
2017.12.11

抗生素被濫用,導致細菌出現抗藥(1)性的情況日益嚴重,但新一代抗生素的研發步伐卻嚴重滯後。香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李學臣,以嶄(2)新的「多肽化學合成」技術,合成出逾百種衍生物,有助發展新一代可對抗超級細菌的抗生素。

來自內地的李學臣,完成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於○八年來港,其後加入港大化學系任職助理教授。他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能夠聚集一批高端的人才。然而,現時本地科研基金「少得可憐」,導致本地科研的步伐十分緩慢。

「在有限資源的挑戰下,要發展領先全球的科學,就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3)。」他希望香港能突破資金不足的限制,留住本地的科研人才。

成語學習

(1)藥:藥物無效可以用「藥石無功」形容,即是無論怎樣醫治也沒有效果。藥石解醫病的藥物、醫療的石針。

難字讀音

(2)嶄:讀「眨」(zaam2)。

熟語學習

(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高明的媳婦,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即使是非常靈巧的人,做事如果缺乏必要條件,也難以成功。

中國傳統文化概念

在中醫的體系裏,預防疾病十分重要。中醫向來主張「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語出《黃帝內經》),推崇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療疾病。養生是預防疾病的手段,這個詞語最早見於《莊子》,而食療是養生中重要的部分。食療目的是適當地補充營養,以補益精氣,藉着飲食調配糾正身體的偏差,從而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中醫學有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邪氣」是致病的因素。只要抗病能力足夠,就不會生病了。良好的飲食正正可以確保身體有充足的營養,令人氣血充實,五臟六腑功能旺盛,加強抗病能力。除此之外,在中醫理論裏,特定食物還有預防特定疾病的功效。比方說,薑、葱、豆豉、芫荽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山楂可以降低血脂,大蒜、薏米可以預防癌症。食療對於抵抗疾病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