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理大校友想當年 難忘「白屋仔」爬樓梯

2017.10.30
17799 17799

理工大學今年八十周年校慶,紅磚校園內外,均經歷滄海桑田(1)。理大中國文化學系與孔子(2)學院合作,由學生與理大校友、紅磡等地街坊進行口述歷史,了解理大與周邊社區的變化。
現職工程師的校友何志剛,最難忘是俗稱「白屋仔」的奠(3)基樓,當年他須在樓頂五樓的雷達站上課,卻沒有升降機,爬樓梯成為集體回憶。奠基樓多年前拆卸重建為今日的李嘉誠樓,他坦言感到不捨,「有感情也沒有辦法,校園不夠地方,紅磚樓中有一幢『白屋仔』也不太協調。」

成語學習

(1)滄海桑田:指大海變為陸地,陸地變為大海,比喻環境變化很大。語本東晉《神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故事講述傳說中的仙女麻姑跟仙人王方敍舊,提到時間過得很快。後來「東海三為桑田」演變為「滄海桑田」。

古代名人介紹

(2)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他把禮制、六藝等知識傳授給弟子,創立了以仁、義、禮、智為中心的思想體系,教導人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他的學說在春秋時期發展成有影響力的學派,稱為「儒家」。

字詞讀音

(3)奠:音「電」(din6)。

古文閱讀

「樓」即兩層或以上的房屋,古時各地興建了不少樓,今天成了旅遊景點,例如岳陽樓。宋代范仲淹曾經以岳陽樓為主題,創作《岳陽樓記》。他的描寫十分出色,寫出了岳陽樓景色的迷人: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不曾到過岳陽樓,《岳陽樓記》相信是他對着《洞庭晚秋圖》憑想像構思而成。寫景有分實寫、虛寫,實寫即是看着景色,如實把景像描繪出來;虛寫則是憑空想像。所以《岳陽樓記》中的寫景屬於虛寫。虛寫比實寫困難,可見范仲淹水平之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