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辦雙修課程培育資優生
2017.09.04

科技大學資優(1)教育發展中心每年開辦中學/大學雙修課程,讓在數理方面有興趣鑽研、且有能力應付大學課程的中學生報讀,每年全港有近五百名學生參加。……

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系三年級的張婉雯(Kathy),自小對數字敏感,喜歡鑽研程度較深的習題,從學校得知科大這個課程,未曾讀過物理(2)的她,抱好玩的心態挑戰,一讀就是兩年,每個星期(3)六都到科大跟隨教授或導師上堂。

「課程很艱深,課題要即日清,我每次都花上五、六小時解題。」但Kathy認為課程給她一個機會,證明自己的極限不止在中學程度,助她開拓另一個世界,更間接使她有信心在中五時報考英國高考(GCE),結果以五科全A*或A成績,提早一年報讀科大並獲取錄。

詞語學習

(1)資優:描述很有天分的人;有不少形容,像天才橫溢、天賦異稟、得天獨厚等。

(2)物理:事物的道理。見《周書.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後來用作翻譯西方學科Physics。

中國傳統文化概念

(3)星期:西方古代曆法以七天為一周,每天以不同星體命名。這套曆法很早就傳入中國,唐代已在民間流行,稱為「七曜」。七天順序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後來七天為一周的單位名為「星期」。

古代名人介紹

在《世說新語》可以找到一個古代資優神童的故事,主角是大家都認識的孔融。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孫,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十歲時,他跟隨父親前往洛陽,在一個聚會裏,他的談吐表現大放異彩,為在場賓客所佩服。但一個叫陳韙的賓客不以為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有些小聰明,長大後不一定有出息)。」孔融聽了,便回應他:「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我想你小時候一定很聰明了)。」陳韙頓時感到尷尬不已。這個故事多多少少反映了孔融的機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個用語亦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