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
一、試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漫畫一幅
《生意憂慮》
資料B:摘錄自《星島日報》2017年5月2日新聞報道
今年首三個月訪港內地客見增長,剛過去的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首兩日的訪港內地客量都錄得升幅,共三十八萬六千人次,按年升百分之五點七,其中自由行及內地團均報喜。但有業界指出,短短三日黃金周假期客量未能作準,如暑假和聖誕節都力保升勢,今年整體客量才有望回升。 |
資料C:摘錄自《星島日報》2017年4月26日新聞報道
東方龍獅主場對廣州恒大的亞冠盃G組分組賽昨日成為全城焦點,現場雖有大量警力維持秩序,惟仍然火藥味十足,幾百名作客的恒大球迷以廣東話高聲齊呼粗言穢語,主隊球迷亦以粗口還擊,有客軍球迷甚至高舉「殲英犬、滅港毒」的標語,惹球迷不滿。東方龍獅足球隊今日發表聲明,指已經就球迷展示政治標語事件向足總及亞洲足協作出投訴。 |
答題
初中題
(a) 詮釋漫畫的訊息。 (4分)
(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及解釋自由行旅客訪港帶來的一項正面和一項負面影響。 (6分)
高中題
(a) 香港就限制自由行政策這議題,如果要在主要持分者之間達成共識,你認為有甚麼障礙?解釋你的答案。 (8分)
(b) 除了限制自由行來港人數外,建議一些政府可採用的方法以紓緩中港矛盾? (12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
關鍵概念 |
生活素質、身分認同、社會歸屬感、社會和諧、中港矛盾、意識形態、生活成本、物價水平、必需品短缺、經濟掛帥、宜居程度、國際形象、公共衞生、國民教育、邊境購物城、中港融合 |
相關議題/新聞 |
1. 基於牀位、學位、水貨客等問題,加上媒體和網絡傳播,激化中港在不同範疇的矛盾,甚至演變成為實際衝突。 |
題型分析 |
初中題: 高中題: (b)題是建議題,考生必須留意題目明確排除「限制自由行來港人數」的方法,同時,有別於(a)題針對自由行問題,(b)題針對的是「中港矛盾」,分析的範疇遠較(a)題為闊,可以包含政治、社會、環境等不同矛盾源頭。進階的答法可以思考建議如何彌補「限制自由行來港人數」的不足之處,當然題目本身未有要求,但是若然字速許可,有時間進行深入剖析,必定可以錦上添花。 |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詮釋漫畫的訊息。 (4分)
漫畫描述 |
訊息 |
反對自由行人士遊行 |
自由行人士引起部分香港人不滿 |
零售業代表基於保飯碗發起反對辱罵遊客的遊行 |
不滿自由行人士的港人會以言語辱罵自由行,影響內地旅客對香港的觀感,間接影響零售業生計。 |
兩者碰面 |
自由行引起香港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一者重視社會層面的生活素質,另一者重視經濟層面的生活素質。 |
(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及解釋自由行旅客訪港帶來的一項正面和一項負面影響。 (6分)
影響角度 |
說明 |
正面影響 |
自由行旅客帶動香港經濟發展,由於自由行旅客不乏高消費和過夜消費人士,所以會直接帶動香港的旅遊業、服務業、零售業和酒店業等行業,既創造就業機會,又帶動行業收益和僱員收入。 |
負面影響 |
自由行旅客影響香港的宜居程度和社會和諧。由於自由行帶來水貨客問題,水貨客主要運送貨品為奶粉、藥物等港人必需品,必需品短缺直接影響港人的生活素質;再者,高消費旅客亦間接帶動鋪租地價,令到本土消費導向的小店經營成本大增,利潤受損。 |
四、作答提示
1. 按部就班:漫畫分析切忌急躁,部分學生往往都會先入為主,以自己的個人觀感詮釋漫畫訊息,其實最理想和最縝密的做法是先說明漫畫每個細節所代表的意思,包括人物、文字、比例等等,參考答案正是以此法分析漫畫的訊息,能力稍遜的學生在作答此題時往往會提出「中港矛盾」,而忽視漫畫本質是「港人之間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因果關係。
2. 多層次分析:(b)題本身限定分析數量,看似為考生加上一道思考桎梏,然而,實際上考生不應囿於分析數量而放棄多角度思考,就以參考答案為例,負面影響方面,並未有單一分析水貨客在短缺之弊,而是同步分析物價之弊,使答案能夠展現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香港就限制自由行政策這議題,如果要在主要持分者之間達成共識,你認為有甚麼障礙?解釋你的答案。 (8分)
分析角度 |
內容 |
企業商界 |
限制自由行政策關乎企業商界及受影響居民,兩者對於限制力度存在分歧,難以達成共識。由此限制自由行政策主要是人數設限,例如由現時「一周一行」改為「一月一行」,此舉會引起企業商界反對,因為現時零售及服務業、旅遊及酒店業等均依賴自由行訪港帶來的經濟效益,限制自由行減少利潤,因此持反對意見;反之,受影響居民,例如上水、元朗等地居民,飽受生活空間擠逼、必需品物價高漲甚至短缺的現象,會支持限制自由行,甚至要求政府進一步收緊自由行來港人數。可見,商界重視利潤最大化,居民重視生活素質,兩者存在價值觀的根本性分歧,雙方均可能通過遊行示威或要求代表議員拉布反對表達不滿意見,對於達成共識形成龐大障礙。 |
(b) 除了限制自由行來港人數外,建議一些政府可採用的方法以紓緩中港矛盾? (12分)
建議方向 |
內容 |
邊境購物城 |
針對部分地區生活空間擠逼這項中港矛盾源頭,香港政府可以設立邊境購物城,減少中港居民接觸機會。香港政府可於落馬洲、羅湖等遠離香港主要居住地區的地方設立大型邊境購物城,既滿足內地遊客的購物意欲,又改善部分地區例如尖沙嘴、上水和屯門等地的擠逼問題,建議能夠即時減少中港兩地居民的接觸機會,令到矛盾和衝突發生的機會減少,加上建議平衡商界利益,又無損其他居民生活素質,香港市民容易接納,未必會反對,所以建議的可行性甚高,得以短期內迅速減少中港矛盾發生機會。 |
四、作答提示
1. 層層推論:通識不是背誦得來的科目,乃因通識講求思考深度。「持分者衝突題」、「共識障礙題」、「困難題」等等題目有別於一般的「影響分析題」,並非純粹答題字數的多寡,而是在於推論和思考深度的差異,就以此題為例,若然考生只是提出議題對雙方的表面影響,而未有進一步剖析其根本性分歧,使其提升至價值觀層面,作答內容只會流於表面亦未達題旨。
2. 面面俱圓:建議題的通病是提出一項建議解決一個人或一些持分者問題,同時造成其他持分者的問題,而上述建議則能陳述其全面性,既能持續商界利潤又可令到居民滿意。
文:Henry Law(威Sir)
英皇教育通識科補習名師
Facebook Page:Henry Law LS @ K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