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題目:香港將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利多於弊,你認同嗎?
資料一
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前於北京簽訂協議,並宣布於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但外間連日質疑計畫事前沒有諮詢。西九董事局昨日凌晨發表聲明指,林鄭月娥曾於去年上半年諮詢董事局兩名資深成員夏佳理及羅仲榮,公布前一個月亦有向董事局所有成員簡介項目。董事局又反駁西九文化區應只注重現代藝術和文化之說,稱西九文化區的願景一直是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文化藝術區,故宮博物館完全符合此願景。而林鄭月娥昨日出席慈善跑活動時,沒有回應故宮博物館的提問。
政府宣布將在西九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後,外間不斷抨擊計畫欠缺諮詢。林鄭月娥上周初從北京返港時已逐點反駁外間質疑,惟未能平息風波。西九文化區董事局昨夜凌晨發表聲明,再澄清爭議。
摘自《星島日報》2017年1月1日 A04
資料二
文化監察主席楊雪盈昨在電台上批評,西九董事局沒諮詢公眾是架空民意,現時博物館方案「米已成炊」,嚴重損害公眾利益。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葉傲冬重申,項目涉及國家一級文物,有保密考慮,但承認今次做法與過往不同。他指,以往部分項目修訂也沒作公眾諮詢,強調董事局有權責做好把關。博物館的未來設計、營運、聘請管理人才,仍有很多空間可作諮詢,整件事「應該往前看」。
興建故宮博物館另一爭議是當局跳過公開招標或比賽,篤定由嚴迅奇設計。葉傲冬承認,西九的M+博物館及戲曲中心都以比賽形式決定建築方案,但這導致前期工作成本上漲,董事局之後曾討論是否繼續用同樣形式選設計師,暫未有計畫再舉行設計比賽。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12月29日 A04
資料三
林鄭月娥強調,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所有審批程序均是按部就班進行,「唯一可能讓人感到突然的,就是今次這個項目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之好,真是做到滴水不漏」。她希望公眾諒解,項目涉及相當多持分者,要得到各機構批准,加上涉及中央、國家文化部及故宮博物院等,項目難以進行公眾諮詢 。
她相信興建博物館沒有爭議性,預計社會大眾反應興奮和積極,但若要用大半年時間走完各諮詢程序,「任何有一方面不同意,就會產生非常尷尬的局面。」她更引用中央在回歸十周年時贈送一對熊貓作例子,當時亦沒有諮詢市民是否歡迎一對熊貓來港。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12月27日 A01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對香港有何利弊?
‧ 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諮詢不足,有何問題?
‧ 不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對香港有何影響?
‧ 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否有助本港年輕人更了解中國文化精粹?
曾繁光(香港著名精神科醫生)
香港人就在討論與反對中,讓事情一拖不知幾個寒暑,通過社會公眾參與本可以讓西九建得更美好,事實卻是令整個計畫進展緩慢。
宋立功(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
當局閉門造車,只作「小圈子」諮詢,不願意面對公眾,如政府不清楚交代,可能會令事件愈來愈複雜,甚至產生變數。
陳淑莊(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小組委員會副主席)
聲明做法有問題,聲明也未能交代無公眾諮詢的原因。
林建岳(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
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故宮博物館的館藏正是中國歷史文化精粹所在,如故宮珍寶能夠在香港長期展出,更能凸顯出香港中西文化交流薈萃的特點。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利多於弊。首先,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令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國家文物,有助提升西九文化區作為區域樞紐的作用。
其次,有關計畫有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可讓年輕人毋須長途跋涉,就可以了解我國的文化精粹,增加文化認同,亦可吸引遊客,改善經濟。雖然,有說有關計畫諮詢不足,然而,正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所言,興建博物館沒有爭議性,預計社會大眾反應興奮和積極,但若要用大半年時間走完各諮詢程序將可能是費時失事,所以這次的做法也是可理解的。
乙同學
我不認同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利多於弊。首先,西九董事局沒諮詢公眾是架空民意,現時博物館方案「米已成炊」,嚴重損害公眾利益。況且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涉及公帑,政府實在沒有不諮詢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如果這次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不通過正常程序和諮詢就可以獲得通過,可說是破壞程序和制度的先例,對香港長遠的發展可以說是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