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南港島綫12月28日通車
2016.12.06

港鐵宣布南港島綫將於本月二十八日通車,行政總裁梁國權指通車日處於兩個公眾假期之後,學校亦放假,會加派人手疏導(1)乘客。港鐵本月二十四日安排新車站開放日,屆時市民可以到南港島綫五個站,包括金鐘、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及海怡半島站參觀。

南港島綫在繁忙時間的班次為每三分鐘一班,港鐵認為能夠應付乘客的需求,並表示有需要時可以加密列車班次。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說,南港島綫是新鐵路系統,通車初期磨合(2)或有不暢順情況,希望市民理解。港鐵將會加派人手提供服務,期望把影響減至最低,並將磨合期減至最短……

字詞解釋

(1)疏導:文中指引導擠塞的人群疏散及令通道暢通。

(2)磨合:文中指新組裝的路軌和車輪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磨光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使之更暢順。

新詩欣賞

港鐵興建多時的南港島綫終於在年底通車,屆時鐵路連接金鐘、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及海怡半島,有望解決南港島地段長年塞車的問題。在港鐵尚未興建南港島綫的年代,詩人譚帝森早在十一年前便考據黃竹坑的歷史,從過去聯繫現在,並想像未來,寫出一語成籤的新詩作品:

〈黃竹坑〉(節錄)
港島南部唯一的工業區/它以高昂的姿態迎來/節奏急促的工業時代
工業區不再工業/當然令人懊惱/但誰又能斷定/黃竹坑不會另譜新曲呢/也許有一天/地鐵悄悄伸了進來/出其不意地作出/某些樂觀的預告

詩人想像黃竹坑由從前一片竹林水坑之地,急速發展至工業區,而詩人見證黃竹坑走出工業區的時代、歷史,正為此地擔憂之際,便想像未來。詩人將地鐵擬人化,想像地鐵如人的手「伸進」黃竹坑,可能會為此地帶來新一幕歷史。在詩人眼中,黃竹坑的未來發展是樂觀的,而詩人這「預告」亦將於年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