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05
上周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全球關注,與以往不同,今次全球觀眾可以用不同的直播頻道同步收看,令談論的人更多。網上直播已成全球趨勢,內地稱今年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內地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25億,佔總體網民45.8%。網絡直播愈見普及,主播及觀眾亦愈來愈多,帶來的衝擊不容忽視。
全球化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全球化使文化和價值觀趨向單一抑或多元?帶來相互排拒還是融和、演進?
‧全球化在不同國家之間或在一個國家內所產生的影響是相同抑或相異?
‧世界各地的人怎樣回應全球化?為甚麼?
網上直播現象 趨普遍
過去可以進行視像直播的只限於電視台,還要是一些大事,如體育盛事和特別新聞報道,才有直播片段,但現在只要有手機和網絡,人人都能做直播。早幾年已有不少人通過網上直播參與電競或觀賞球賽,不過隨着fb宣布推出直播功能,更於今年初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令普及程度大增;fb創辦人朱克伯格在訪問說是「下放廣播權力」,形容猶如每個人「口袋中都有一部電視錄影機」,只要「一機在手」,素人都可以有收看追隨者,升級做明星。
美國:收看直播成生活習慣
以直播打機為例,有調查顯示,觀眾並非想像中主要是學生階層,美國主要的收看族群是二十一到三十五歲的消費者,當中更有三成來自高收入族群,平均每次觀看時間更超過兩個小時,一個月平均觀看超過十九次。可見,收看網上直播節目已是部分人的生活習慣。
中國:進入快速增長期
至於內地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民間稱今年是「中國網絡直播元年」,綫上直播於去年開始流行,短短一年已進入快速增長期。自二○一五年下半年以來,直播APP已有近三百款,相關產業,預計高達五百八十億元人民幣。
網上直播內容 多元化
網上直播成為全球現象,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由打機、球賽、電視節目、娛樂、素人的生活日常、記者會,至具爭議的例子不等(可參考「相關新聞事件簿」部分);就如香港早前的立法會選舉,多位候選人都有善用網上直播功能,因它比傳統新聞媒體更快更直接將訊息傳遞,在分秒必爭的選舉期間更顯其重要性。
而一些大眾覺得極為無聊的直播內容,如吃飯、播放靜物畫面等,原來一樣有收看率,其中一個極端例子是,有人花了四十多分鐘以橡筋勒爆一個西瓜,居然有九十萬人在fb LIVE全球同步收看。
網上直播吸引力 即時互動
為何網上直播有如此大吸引力?在觀眾角度而言,直播有一刀不剪的吸引力,因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而且某程度上滿足了偷窺心態,亦突破只有電視才可以收看的便利。其次是互動性。fb直播與觀眾有極多互動,觀眾可即時按不同的表情符號表達心情,可以是「心心」、「讚好」,也可以是「嬲嬲」,這些表情圖案即時在直播畫面中出現,如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與希拉莉的首場辯論,特朗普的畫面充滿「嬲嬲」的表情在飛揚,即時知道網民反應。
此外,韓國有網路服務公司與超過二十多位當紅韓星合作,全球同步直播韓流巨星的生活,讓支持者通過即時聊天功能和偶像互動,「提升」追星環境。
在主播角度來說,現在的直播技術方便,容易上手之餘,素人亦可隨時成名,然後名利齊來,而偶像明星利用直播加強人氣,亦變得順理成章。
創造商機 名利雙收
成功例子 直播打機
網上直播商機潛力大,否則不會吸引商家投資,目前為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直播打機。二○一一年前成立的Twitch是最熱門的平台,每月收視戶接近一億人次,極受歡迎,難怪亞馬遜前年出價十億美元收購;又如台灣,有遊戲商利用每周數場的綫上直播賽事,以收宣傳之效,令遊戲的討論熱度和玩家的參與度都有正面影響,藉此延長一款遊戲的壽命。
推銷產品 更勝廣告
內地方面,淘寶推出的「淘寶直播」平台,與多家美食廠商合作,邀請名人試吃外賣,再結合優惠提供給消費者,消費者看到名人試食的反應和評語,喜歡的就隨即落單,結果是外賣銷售量暴增,比其他媒體廣告更直接見效。另一方面,內地有一類的直播是主播安坐家中,與網友聊天,或表演簡單的唱歌跳舞等,然後收取網民觀眾的虛擬「打賞」,收得愈多虛擬小禮物,表示自己的人氣高企,亦有是打賞最終可以變為現金,網絡平台與主播拆帳抽佣。
名人效應 習慣收看
然而,一般用戶的直播,吸引力未必即時見效,名人名氣始終有保證,例如fb就與名人簽約,希望增加平台上具觀賞價值的影片,培養用戶在fb看節目的習慣;《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fb花了五千萬美元跟百多家傳媒及名人簽訂合約,包括網媒BuzzFeed、《紐約時報》和CNN等,要求他們在特定期間在fb上做直播節目。
此外,有設計師利用直播的特性,開發新旅遊App以解決遊客的疑問;當遊客不肯定正打算前往的景點,如凡爾賽宮是否有人滿之患時,他便可搜尋景點,要求在當地的用戶以一對一形式分享一段影片,以便看過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前往。
網上直播惹爭拗
1.監管問題:內容易「踩界」
傳統的電視廣播機構受相關部門嚴格標準約束,在直播中會作短暫延誤,以確保刪除任何不當的暴力或淫褻影像,但互聯網沒有同樣限制。網上直播內容極多元化,由電競遊戲、球賽、名人、唱歌、烹飪、化妝,到無聊行為、民間記者等,想得到的也有,正因為內容無界限,一些「踩界」甚至是「過火位」的影片,如色情、暴力、不雅的內容,亦可能變成直播片段。由於網上無人監控,處理手法只能在發現之後將之下架,如台灣的「17」。沒有監管的直播內容,尤其是不良行為,會否令其他人模仿而帶來壞影響,值得商榷。
2.資訊自由問題:標準誰定
換另一個角度看,假如網絡管理員只以自己的個人標準,來判斷內容是否適合播放,會否惹來干預資訊自由之名呢?以台灣「反服貿」學運為例,當時最經典的場面,就是有人用拖鞋當腳架,直接用平板電腦即時轉播立院現場,讓外界第一時間兼無刪剪下知道場內狀況。又如早前的土耳其政變,士兵在街頭向平民開火的片段,通過社交網站直播功能傳遍世界,加上政府以FaceTime功能與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土耳其頻道作連綫直播,號召大批民眾上街,消息在社交網站facebook及Twitter廣傳,破解軍方封鎖傳統媒體的「舊手段」,土耳其政府及民眾借助直播片段掌握最新形勢,在不到一天內就迅速瓦解政變。如果因政治立場或標準不同,加以阻撓任何影片在網上播放,很多重大事件的發展路向可能大為不同。
3.版權問題:易墮法網
綫上直播另一惹人非議的情況,便是用家直播任何有版權的內容,如電視台真金白銀投資買下轉播權的球賽賽事、劇集、電影、演唱會等。有網民表示,試過直接到手機應用程式網站下載和安裝,除數據流量大外,手機亦有可能會因此而感染病毒。其實此舉與盜錄無異,屬非法行為,大家要小心免跌入違法陷阱。
4.私隱問題:盜取資料
用家在上載片段時因無過濾機制,或會泄露機密物件,下載時亦易成為黑客播毒平台,藉此入侵個人電話或電腦盜取資料,所以用家不要隨便啟動自動下載功能。此外,用戶如果在知悉對方身分下,刻意直播不願出鏡的朋友及路人,已屬侵犯私隱。\
相關概念:fb LIVE
fb Live功能推出至今未夠一年,可是普及程度是最廣泛的。至今最多人瀏覽的直播片段,是一位媽媽Candace Payne,她在車上直播自己戴上在百貨公司買回來的玩具,一個《星球大戰》角色朱兒的面具,並情不自禁大笑起來;結果吸引了1.5億人次收看,連日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打破了facebook Live最多人觀看的紀錄,連帶短片中的Chewbacca面具亦火速售罄。事件令Candace Payne瞬間成為網絡紅人,名利雙收,甚至朱克伯格亦邀請她到facebook總部參觀,並安排她與一位穿上朱兒戲服的工作人員飲咖啡,自然又吸引了一班人收看直播。
相關辭彙
‧合法性 Legitimacy
‧資訊自由 Freedom of information
‧網絡平台 Network platform
‧審查 Censorship
‧私隱權 Right of privacy
‧普世價值 Universal value
‧自我 Self
‧虛擬社群 Virtual community
Mind Map:網絡直播吸引之處與影響
相關新聞事件簿
2015年
‧9月︰直播社交app「17」由台灣藝人黃立成開發,上架3個月,因直播內容常
涉及色情不雅,引起批評,最終要下架。
2016年
‧4月:相隔多年再開演唱會的歌手黎明,因演出地點搭建的帳篷不符合消防規格,在首場演出的當天下午宣布取消,本是公關災難,但黎明不但沒有隱瞞消息或推卸責任,反而利用fb LIVE的功能,多次發布最新進展,通知歌迷的應變策略,成功化解危機。
‧5月: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報道,一名十九歲女子跳下巴黎郊區快綫鐵軌自殺身亡,整個過程在社交網站直播;這名法國女子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Periscope,共播放了近兩個小時。
‧6月:朱克伯格與國際太空站上三名太空人對話,吸引數以萬計的網民即時收看;今次是太空人首次使用facebook的直播功能,整個過程持續大約二十分鐘。
一名宣稱效忠IS的兇手,直播自己殺害一名法國警官及其家人的過程。
‧7月: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黑人司機在路上遭警員截查後不久,遭一名警員連開四槍殺死。坐在司機位旁的女友立即以手機拍攝槍擊後情景,並使用facebook的直播功能作網上直播,短片迅速在網上瘋傳。
內地最人氣的網絡紅人「papi醬」,個人身價已破億元,她首次啟用直播,在八個網站同步播映,綫上觀看人數高峰期達二千萬人,累計觀看人次高達七千四百萬人次,成為紀錄。
‧8月:古迹亦要與時並進,圓明園考古人員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軟件等新媒體上直播考古實況,向大眾展示西洋樓遺址區的遠瀛觀考古現場,讓更多人可以在網絡上「近距離」觀看並了解考古工作。
學習教材
網上直播 變全球商機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圖片及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南韓網民最近時興在網上觀看別人進餐,這樣做不但讓公開食相的進餐者賺取可觀收入,也在獨居生活風氣漸盛的南韓社會營造出社區歸屬感,網名The Diva的朴瑞妍只靠任由網民在網上直播看着她食飯,月入便超過七萬港元。她每天用上三小時實時播出她的進餐過程,讓數以千計網民觀看她獨自進餐,以及跟她網上聊天。網民會送給她每朵值一百韓圜(港元七毫子多)的虛擬鮮花,讓她每月可平均賺取大約九千四百美元(約七萬三千港元)收入。
資料來源:摘自2014年1月30日《星島日報》
答題
1.根據圖片及資料,試描述圖中女子發生甚麼事。(2分)
2.根據題1的描述事件,反映了甚麼情況?(4分)
建議答題方向
1.圖片中人正在直播自己吃飯的情況。這種直播吃飯的片段在韓國特別流行,片中人本來大多是無知名度的普通人,經過網絡廣傳後,成為「紅人」,更可利用直播賺取可觀收益。
2.作答參考:
‧素人也可因為直播變為網絡紅人;
‧網民以收看直播作為娛樂或消磨時間;
‧突破傳統人際關係,獨居的用戶以此感受與親友一起吃飯的「滋味」;
‧直播可以成為產業,商機潛力大(但直播內容的成功,沒有特定的方程式,亦非靠名氣或別出心裁的內容,就能一定取勝)。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傳媒專家議論紛紛,到底網上直播應如何監管?事實上,網上的短片,一早已經超越色情、暴力、不雅的所有界綫。較早時,更發生了一些罪案直播,包括有人在網上直播朋友被強姦,也有「死亡」直播,法國有人跳下路軌自殺之前,一路直播,更有「兇手」直播,兇手殺人之後,在facebook上炫耀。搞不好,ISIS往後向俘虜斬首行刑,可能也變成網上直播,這些畫面絕對血腥暴力,而且無人監控,網絡管理員只能在發現之後,將之下架。
獲益最大的,當然是facebook平台。目前每個月平均有十六億人使用facebook,每人每天平均上網五十分鐘,而facebook最近收入暴增五成,正因為這個不受監管的新功能,贏得更多廣告客戶。以往的廣播條例的精神,禁止媒體上出現暴力、色情、血腥、粗言穢語等內容。但如今的網絡,再不是社會公器,只是原始森林,充滿着弱肉強食的血腥與色情,不良資訊爆棚。
資料來源:2016-07-15張宏艷專欄
答題
1.試分析網上直播有何吸引之處 (4分)
2.「網上直播常有踩界內容出街,政府應立例監管」,你是否認同此說法?解釋你的答案。(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直播的吸引力在於即時性,內容沒有刪剪,觀眾不知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而且滿足偷窺心理,亦可利用互動,加強投入感。此外,題材方面,包羅萬有,因為現時欠監管,不如其他大眾傳播媒介,所以選擇更多。加上,普通人亦可因直播而成為名人,滿足虛榮心。
2.
應立法監管
‧直播內容無界限,色情、暴力或低俗鬧劇都很容易吸引人收看,這些不良資訊帶來的壞影響,可以通過監管把傷害減至最低。
不應立法監管
‧影響創意。監管的標準一向定得較高,用家為了避免觸及界綫,扼殺了創意。
‧政府監管的話,或會因政見立場不同而喊停,惹來干預言論自由和資訊自由之嫌。
‧影響商機潛力。政府插手,會導致原本火熱的直播市場降溫,而且會加大監管的成本和儲存內容的成本;大部分直播平台都是全球性,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監管有難度,事成的話,成本也很大。
參考資料
網頁
‧用大資料告訴你:全民直播,離紅海還有多遠?
https://weichouji.sina.com/news/detail/13394.html
‧全民直播 全民無聊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964
載自2016年10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教材練習,助你提升應試能力,訂閱《S-file》全綫學生報,專享更多優惠,請即瀏覽訂閱詳情:
http://stedu.stheadline.com/subscribe/intro_files/subscribe_info2016/sec_chi_leafle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