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女俠(上) 女俠打救 提升文言能力
2014.03.04

在宇宙另一邊的語言聯盟內,文言文女俠看到早前普通話女俠因為收伏廣東話「魔俠」而在香港再次聲名大噪,非常好奇到底這個地方是否特別喜歡聯盟內的超級語言英雄。明查暗訪下,被她查出最近香城內有人口出「君子相分,不出惡言」的「惡言」,於是決定來港一趟,看看這班人的文言文水平是否需要出手打救。此外,女俠心底另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夠找到同樣喜歡文言文的夢中男神大隻仔,共諧連理。

文言名句知多少

女俠來到香港,入鄉隨俗,在尋人啟示欄貼出告示,卻看到教育局重推文言文範文,腦中資料庫瞬即閃過當中名句,並決定以此考考遇到的男生,是否命中注定的男神。下面這些金句和成語,出自哪些篇章?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3.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柵處。
  5.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6. 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7.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9.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0.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解說

  1. 〈岳陽樓記〉,范仲淹所著,表達憂國憂民的愁緒。
  2. 〈出師表〉。因為吳克儉局長的說話而成為早前的搜尋條目。這句之下還有「以塞忠諫之路也」,是諸葛亮勸諫後主劉禪,不要堵塞臣民之口,要聽諫言。
  3. 出自秦觀的〈鵲橋仙〉。秦觀即秦少游,得蘇東坡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作品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4. 〈青玉案.元夕〉。另一經典名篇,白先勇的〈驀然回首〉曾經引用,令這句名句更為人熟悉,舊學制的中學生無人不識。
  5. 出自《孟子》,引申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6. 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著名成語,成為很多戲曲及話劇的題材。
  7. 〈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闖入烏托邦般的地方。大部分學者相信文章是陶潛對當時的社會不滿的寄託,用現代角度閱讀,十足穿越劇。
  8. 〈念奴嬌.赤壁懷古〉。講述三國人物周瑜,不會不知道吧?
  9. 出自李商隱的〈錦瑟〉。作者此時已經是不惑之年,孑然一身,有感而發,紀念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和他曾經有過的青春年華。寫完〈錦瑟〉後兩年,李商隱憂鬱死去,年僅四十五歲。
  10. 《論語.論仁》,說明孔子提倡仁道的內涵,及君子應有的修養風度,也是不少卡通造型的靈感來源。

延伸閱讀

《古文觀止》
清朝以來流傳甚廣的文言散文選集,書中選編了上啟東周下至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作品題材涉及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等,由於《古文觀止》入選作品題材廣泛、代表性強、語言簡潔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辭優美,成為文言文教學的經典教材。港台的「中華文化」網站有《古文觀止》內容,包括原文及註釋: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lit

《13/14悅讀中文文言精讀本》
出版:星島日報
以輕鬆有趣的「文言獸」作包裝,選取六十五個文學家及作品詞解,精選五十篇先秦至明清篇章練習,淺白解釋中國傳統的品德情意。此外,歸納六式速學閱讀秘訣和列出文言文常用的單字詞解表,方便同學學習文言文。

十七篇「候選」文言範文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2. 〈出師表〉 諸葛亮
  3.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4. 〈六國論〉 蘇洵
  5. 以下二選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節錄) 《史記》
  6. 〈逍遙遊〉(節錄) 《莊子》
  7. 〈師說〉 韓愈
  8. 〈魚我所欲也〉(節錄) 《孟子》
  9. 〈五蠹〉(節錄) 韓非
  10. 〈勸學〉(節錄) 《荀子》
  11. 〈大同與小康〉(節錄) 《禮記》
  12. 〈桃花源記〉 陶潛
  13. 〈蘭亭集序〉 王羲之
  14. 〈岳陽樓記〉 范仲淹
  15. 〈項脊軒志〉 歸有光
  16. 唐詩選三首:
    〈月下獨酌〉(其一) 李白
    〈山居秋暝〉 王維
    〈登樓〉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山行〉 杜牧
    〈錦瑟〉 李商隱
  17. 詞選三首: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李煜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蘇軾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聲聲慢.秋節〉(尋尋覓覓) 李清照
    〈雨霖鈴〉(寒蟬淒切) 柳永

範文讀出品德情意

文言文女俠在燈火欄柵處終於遇到大隻仔了!尚未感應他是否自己要找的那人之前,發現不少學生在香港的文憑試考核中,在閱讀理解卷頻頻失分,雖然「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但女俠自覺幫忙提升學生的文言文水平要緊,遂忍痛暫且放下兒女私情,向伯裘書院中文科老師張敬才和中文科補習老師林溢欣了解到底重推範文是怎麼一回事。

文以載道育美德

原來為鼓勵學生賞析文言經典,教育局已經擬定十七篇「候選」文言範文,諮詢學界後將作篩選,最終訂定十至十五篇,最快二○一五學年在中四級推行。張敬才老師教授中文科多年,覺得十七篇文章選材恰當,由先秦散文到唐詩宋詞,以及記敍文、議論文、描寫文等均有包括其中,可以緊扣中文科九大學習領域中「文學」一環。(根據教育局的課程結構,中文科九大學習領域包括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語文自學。)

文言文範文作為針對卷一閱讀能力的考核,令學生覺得不至於「虛無縹緲」,無路可捉,此外亦能內化學生的品德情意。中文有「文以載道」的觀念,範文之所以經典,在於除了文字優美,還有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和人性探討。張老師認為,〈論仁、論孝、論君子〉中所說的孝悌觀念、〈出師表〉表揚的忠君思想,以及王羲之在〈蘭亭集序〉抒發人生苦短的感歎等,都說明了文言文內涵的豐富,教授這些篇章,有助打好中國語文的根基外,對學生亦有其他情感上的啟發和得益。

訓練語文能力

語文運用方面,「我們現代人常用的詞語或成語,很多都是來自古文,範文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這些成語的來源、典故和本意。」張老師指候選範文中〈大同與小康〉、〈桃花源記〉和〈論仁、論孝、論君子〉等篇章屬初中程度,但〈逍遙遊〉和李商隱的〈錦瑟)等則較深,仔細分析,不同篇章有各自的難點,如訓練一詞多義和詞性轉換等,老師可以由淺入深教授,脈絡清楚。另外,從內容和寫作手法比較,如讀〈始得西山宴遊記〉,可與柳宗元另一篇〈鈷姆潭記〉並讀;又如〈屈原賈生列傳)屬傳記文體,兼看其他傳記之餘,另一並讀角度可以是關於屈原生平的文章。
要讀好文言文, 多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和個人遭遇,有助理解文章內容,學生「偷取」的,是作者寫文章的概念和意境,而且背誦不少得,尤其是佳句背誦,作文時也可拋書包,為文章加分。

選文脈絡 思想、體裁俱備

不過張老師認為候選範文只選到宋代文學,稍嫌未夠全面。「元曲及明代戲曲亦有文學成就高的作品,如湯顯祖的《牡丹亭》。近年白先勇推青春版《牡丹亭》,常在學校巡迴演出,同學未必陌生,可以入選範文作為文本閱讀。清代納蘭性德的詞亦非常出色,入選的話能夠了解詞的全面發展。」

補習名師林溢欣認為教育局所挑選的十七篇「候選」文言文涵蓋了中國幾個重要的學術思想流派,如〈論仁、論孝、論君子〉、〈逍遙遊〉和〈五蠹〉分別為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的作品,這類篇章除了有助學生認識中國哲學思想外,亦可培養其品德情意。

「在體裁方面,詩、詞、古文等各方面亦有涉獵,有助學生認識不同時代的文體演變。」十七篇文言文乃中國文學經典,設為範文令學生可更深入具體地了解作品的深層意蘊。至於有人非議某些篇章較淺,他反而覺得篇章選擇全面,這樣更方便老師教學時循序漸進。林溢欣個人認為尚有「漏網之魚」未包含在內。「先秦諸子有不少有趣的寓言故事,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呂氏春秋》一書,輯錄不少先秦典故,值得從中挑選一二。透過這一類富哲理寓意的故事, 可啟發學生連繫現實生活,思考人生價值。又司馬遷〈報任安書〉情理兼備,亦是個人心水作品。」

文言考題大解構

所有事情都明白了。文言文女俠從歷屆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中,歸納和解構得分方法,試卷出現題型包括:字詞翻譯、譯字譯句、選擇、連環、填充、填表、判斷、短答、限字數長答、比較題等。下文抽出考生最常失分的題型:譯字譯句題、比較題和連環題,詳加說明。

考題類型

譯字譯句題

除要一字一詞都翻譯外,有三個減少失分的要訣:

  1. 憑上文下理帶出該字意思:若字詞翻譯後,仍與上文下理不符,就該把該字的近義拋棄,直接從上文下理判斷該字意思。
  2. 把文言省略句省略的成分譯出:把原文中的代詞,都譯回主體外。原文裏不須翻譯的字詞(如無實際意義的語氣詞、結構助詞等虛詞)應刪掉。
  3. 適時調整句子語序:文言文中有部分特定句式與現代漢語不同(如2013年考問的被動句和反問句、2014年須留意判斷句、否定句、疑問句等),譯文時須按現代語法重新調整語序排列。

連環題

由於題目不會顯示答案的分數分布,很多時候考生只答到第一道選擇題,而無法回答第二道的文字題。同學要注意,有時候答案並不只有一個,而是由二至三個答案組成,千萬不要漏答失分。

比較題

2012年曾要求考生以《韓非子.五蠹》和《說苑.政理》比對韓非子與孔子何者的學校教育理論較理想。2013年則以《呂氏春秋.士節》與兩則資料比讀,考核儒家思想對「義」的行事為人標準。張老師與林溢欣不約而同認為比較題會是出題新趨勢。同學多失分於只覆述文章故事,卻沒有加以分析解說。處理比較題時,必須把個人立場寫出來,要先找出比較點,再放諸另外兩文中進行比較。畫圖表表示,也可令答題更條理分明。

必讀重點

文言代詞:

  • 第一人稱(我):吾、余、予、愚等
  • 第二人稱(你):爾、汝、若、乃、君、子、足下等
  • 第三人稱(他、牠、它):彼、其、之等
  • 疑問代詞:誰、孰、何、胡、安、奚
  • 指示代詞:此、茲、是、斯

文言時間副詞:

  • 從前(曩、昔)、向來(素)、經常(雅)、永遠(長)、總是(輒)、長久(恒)
  • 已經(業、既、已)、曾經(嘗、曾)
  • 正在(方、會)、現在(今)、剛剛(適)、很久之後(久之)
  • 一會兒(旋、俄、俄而、少間)、不久(尋、未幾)、片刻(斯須)
  • 終於(卒、竟)、且(將近)、急忙(遽、亟)

文言詞類活用:

  • 名詞作動詞用( 乃使其從者衣褐):「衣」本指「衣服」,又指「穿上」衣物。
  • 形容詞作動詞用(以愚黔首):「愚」本指「愚笨」,此處為「愚弄」、「使……變得愚笨」的意思。
  • 形容詞作名詞用(兼白花之長而各去其短):「長」和「短」本指「尺寸的狀態」,此處指「長處和短處」。

名師提示

林溢欣認為,考生的致命傷在於「理解能力一般較弱,大多流於表面,未能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層意義」。同學務必針對弱點,多加改善:「作答字詞理解的題目時,大多望文生義,對文言的字詞認識不足,未能準確推敲文意。此外,在回答長問題時,表達及組織力欠佳,答案粗疏。考生在評論題的表現亦未如理想,部分考生更妄下判斷,未有根據文章內容作分析,思考力薄弱。」

「考生可於學習時把內容或體裁相似的篇章對讀」,根據過往範文的出題方向,林溢欣得出幾個有利的溫習方向:「因考題除了考核考生對篇章的基本理解外,亦常考比較題。另外,從教育局的諮詢稿可見,語譯、修辭等也是考核重點。最後,開放題也會是熱門的題型,主要考核學生對篇章的個人體會。」

「最重要的是要小心審題,避免大意失分或作答方向錯誤。」林補充:「開放題方面,考生須先對文章有充分與準確的理解,在表達看法時要注意推論是否周密、理據是否充足和合理、論述是否飽滿。 如2013年其中一條試題,要求考生從文中舉一個事例說明,北郭騷『於利不苟取』,惟部分考生只列舉事例,未有具體說明,答案欠完整。」掌握作答技巧,答題自然得心應手。

下回預告:大隻仔被女俠對文言文的熱誠所感動,決定跟她回到語言聯盟,當務之急要訓練自己,充實對文言文的認識,才可變成文言文男神。訓練期間,他發現文言文都唔係咁死板!請留意3月11日下周二本欄的文言文專題,便自有分曉!

文:ML、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