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1.25
你我每天都活在真真假假的資訊堆中,當中,或有不少是「謠言」,例如立法會議員吳亮星「好朋友」關於書店失蹤人士去向的「消息」、台灣藝人周子瑜被舉報是台獨分子的「言論」,以及香港會落雪的「報道」等等。在科技發達、資訊流通的今天,人類理應容易「尋找」與「核實」事情的真相,遏止失實資訊及謠言傳播,可是,科技的進步,卻又同時加速其流傳,造成更巨大的影響。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主題:自我了解+人際關係+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傳媒所傳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通訊科技如何影響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怎樣的消息、資訊才屬於謠言?同學可以參考「相關概念」部分。嚴格來說,謠言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可真可假,讓人搞不清楚;大家可以把謠言說成是新聞的一種、八卦消息或傳說嗎?
分辨「謠言」特性
其實,新聞、八卦消息、傳說與謠言,這些名詞之間是有意思上的距離:
滋生基礎:不確定+焦慮
可真可假、模糊不清,社會上成功產生出的謠言,都有一定條件,包括有「不確定」及「焦慮」作為滋生的基礎──接收訊息的人決定要不要相信,以及信以為真者作出行動,如轉達給親朋好友知道。
謠言被廣泛傳播,影響巨大,雖然大家都有聽過「謠言止於智者」之說,可是在現今世代,科學發達,謠言沒有因為人類受教育愈來愈多而減少,相反傳播散布得愈來愈快與廣,尤其是網絡謠言。
網絡傳播 更快更廣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際傳播謠言訊息,在短時間內許多人接收到這些訊息並再次通過互聯網轉發出去。以香港為例,早年日本福島泄漏輻射,港人從網際(當然亦包括人際口傳)收到訊息指食鹽能防止吸收輻射,於是一個早上,市面的食鹽被搶購一空,部分商戶更提高食鹽售價至不合理水平,買不到鹽的市民憂心忡忡⋯⋯。
另一例子是,最近手機WhatsApp瘋傳至少三段錄音,指有南亞裔假難民在元朗及荃灣一帶「持刀截劫途人,每日至少發生兩三宗,情況失控,令居民人心惶惶」。
謠言影響 可致社會混亂
上文提到的兩宗事例(搶鹽及假難民持刀截劫),最後都是通過傳媒,讓專家和警方作出澄清,才漸漸消散。
然而兩宗謠言在「真相大白」之前,已經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市民的恐慌、搶購造成的混亂,以及對自身安全的擔心,引發對某些人的歧視,對某些區分的經濟活動的影響(不去南亞人聚居的區分消費)。假如當局不盡快處理作出澄清,令市民生活回復正常,後果是社會將更混亂,經濟更受打擊。
網絡謠言的殺傷力大,在於網絡傳播的一些特徵,包括:
(1)網上散播謠言可以匿名,不顯露真實身分;
(2)複製訊息十分容易,短時間內可以向成千上萬人發放一條訊息;
(3)網上散播訊息前,不會被審查,所以更方便把謠言送出。
如此看來,科技發達令到社會似乎更加複雜和混亂,同學們認同嗎?
冷靜分析 消息來源
其實想深一層,網絡只是一種傳播工具,相信與否的權利還是在大家手裏。今次立法會議員吳亮星引述「好朋友」的消息,雖然傳播得快,但相信的人極少,在網絡上傳播的同時,人們的反應是一笑置之或批評他胡亂散播謠言,因為:
作為訊息接收者的你我,應該從其不清不楚的消息來源(好朋友)和傳播者的立場(親中、建制),知道其傳播該訊息的目的,從而使謠言不攻自破!──這種做法,亦是大家在接收到其他訊息/謠言時,應當持有的態度。
相關概念:謠言(Rumor)
謠言是否等於謊話?是否一定不可信?只是一個人就能將之散播?還是需要有一些社會條件,集眾人之力才能成功傳播?以下是學者們對謠言的研究心得,也許能給你一些提點。
‧ 著名謠言研究專家Gary Alan Fine:虛假並非謠言的界定標準。謠言可真可假,其特徵是不可知性。
‧ Bordia和Difonz:謠言是社會在經歷混亂時期,為解決問題、獲得社會認知而展開的一種集體行為。
‧ Allport和Postman:謠言的流傳程度=(問題的)重要性(importance)×(事實的)模糊性(ambiguity)。
相關辭彙
‧互聯網 Internet
‧互相影響 (互動,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溝通網絡 Communication network
‧大眾傳播媒介 ([大眾] 傳媒) Mass media
‧公眾回應 Public response
‧公眾秩序 Public order
‧真相 Truth
‧焦慮 Anxiety
‧核實 (確認,證實) Verification
‧影響 Impact
Mind Map:謠言的傳播與影響
學習教材
慎言,遏止網絡謠言!
資料回應題
台灣藝人周子瑜被檢舉是「台獨分子」事件鬧得熱烘烘。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藝人黃安1月8日在微博寫道:「一位叫周子瑜的台灣女孩,去年她在韓國電視上揮台灣『國旗』,我就曾發微博舉報過她,她的『粉絲』代表給我一封私信解釋一切,希望我能手下留情。之後,台獨電視台三立卻拼命的將她打造成『台獨藝人』驕傲,『為國爭光』。最近這個有一位台獨、三位小日本的韓國組合將上安徽衞視春晚,反對的轉起來。」
帖子被轉發1萬5千多次,不少內地網民支持黃安言論⋯⋯,但事件亦激發港台韓人士的反擊,替周子瑜討公道。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你認為這事件是一宗網絡謠言造成的嗎?(3分)
2.根據資料及據你所了解,事件造成甚麼影響?(4分)
3.你認為針對網絡謠言,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甚麼?(4分)
建議答題方向
1.是。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發布針對人或事的一種集體行為,內容是未經官方證實或澄清的訊息。指周子瑜是「台獨」藝人,純粹是黃安的主觀意見,沒有人證實,也被當事人否認了。
2.事件損害了周子瑜的名聲,而黃安的做法亦被批評得一文不值,就連周的韓國經理人公司亦因周的道歉片段引發群眾不滿而股價亦受影響,甚至有報道指,事件間接有助民進黨的蔡英文在台灣總統選舉中獲勝。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最有效的方法是拿出證據,逐一反駁,並要善用網絡傳播,達至最佳效果)
延伸回應題
中、西方自古已有聖人訓言,叫人小心說話和謠傳。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孔子教導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道聽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資料二
《聖經》教導
「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 唯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着神形象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各書3章 7-10節)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中、西方聖人在教導說話或個人在傳播訊息上,有何共同之處?(3分)
2.承上題。從個人的本性和特點分析,試解釋為何網絡謠言會瘋狂流傳。(4分)
3.你是否認同在學校課程中,加強這類聖賢哲理的教導,能有助大家處理或回應現今網絡謠言經常出沒的問題?(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無論中西方,聖賢都教導人說話要謹慎,要懂得選擇,不要說傷害別人的話、不清不楚的話,道聽塗說得來的消息,不能不負責任的胡亂傳播。
2.參考《聖經》所說,人的舌頭是難以制伏,人的口舌傾向說一些人家「不好」的東西,所以一些謠言,特別是關於別人的是非,多是傳播對象,加上網絡科技的發達,致使流傳更快更廣。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同學可以分享自身經驗,例如學校在這方面的教導,質與量是否足夠?你認為要做到怎樣的程度,才能有幫助?)
參考資料
網頁
‧謠言傳播的8 1/2條定律
http://pansci.asia/archives/56786
書刊
‧《謠言追追追:透視謠言背後的政治、商業、職場動機》
作者: 尼古拉斯.迪方佐 譯者:林錚顗 出版:五南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作者:Gustave Le Bon 譯者:周婷 出版:臉譜
載自2016年1月25日《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