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取高分 立意選材成關鍵
2015.12.04

卷二寫作卷的記敍文應該如何動筆呢?有甚麼素材值得書寫呢?以下的列表值得同學參考:

身分:普通學生

特別

情境

十大作文常見情境

1. 拾遺不報
2. 發現同學作弊
3. 公開試選科掙扎
4. 公共汽車讓座問題
5. 掙扎是否割愛或讓出機會
6. 迷路
7. 親人離逝(爺爺、婆婆)
8. 父母離異
9. 誤會同學偷東西
10.在關鍵時候發現漏帶東西/有成員遲到或生病

 

情境推介

學校☺☺☺☺☺

家庭☺☺☺☺☺

社區☺☺☺☺☺

1. 殺校
2. 「我」留班/轉校
3. 學校鋸樹
4. 校園欺凌
5. 重建校舍
6. 校規爭議
7. 特殊學生(活躍症、讀寫障礙)
8. 學校爆發流感
9. 挽留辭職老師
10.插班生/少數族裔同學

 1. 舊區重建
2. 親人迷信
3. 父母失業/退休
4. 新成員加入(如鄉間親戚來港、小寶寶出生、領養寵物等)
5. 舊成員離開(如升學、成婚)
6. 遇詐騙電話
7. 遺失家傳之寶
8. 家庭成員不和
9. 父或母嗜賭/酒

1. 街頭賣藝
2. 小店被迫遷
3. 老店傳承問題
4. 捍衞社區老樹
5. 小販被食環票控
6. 向落區官員請願
7. 發現街坊逾期居留
8. 港人及內地人爭執
9. 與鄰居因公德問題而發生口角
10. 屋苑爆發疫症或大型事件(如:鉛水)身分:普通學生

文章取材小提示

‧ 不宜太誇張煽情,例如寫親人死亡、重傷等。
‧ 以學校、家庭情境寫作,一般較易抒情;以社區情境寫作,可滲入時事元素,一般較易昇華,帶出深刻反思或道理(但同學須對時事有一定掌握)。
‧事件的背景、發展、結果、昇華,缺一不可,具有轉折效果更佳。

 

以身兼特別職務的學生身分寫作

  身分:普通學生+特別職務

學校

職務

職責

可能遇到的矛盾衝突舉隅

1. 班長

維持課室秩序,協助老師及服務同學。

個人利益

友情

VS

VS

個人責任

老師期望

2. 風紀

維持校內秩序,協助老師及服務同學。

個人利益

友情

VS

VS

個人責任

老師期望

3. 科長

專門協助某科老師,工作範圍包括追收功課、收集練習簿等。

職責要求

友情

個人期望

VS

VS

VS

個人錯誤

老師期望

個人能力

4. 校隊隊長

帶領隊員出賽。

個人期望

VS

成員能力

5. 校報編輯

校報的編採工作。

個人期望

VS

現實限制

6. 清潔糾察

監察校內清潔情況。

友情

VS

老師期望

7. 童軍領袖

帶領團員完成各項任務或服務。

個人期望

個人期望

VS

VS

成員能力

事情結果

8. 學會主席

策劃及推行各項活動以推廣學會。

個人期望

個人期望

VS

VS

成員能力

事情結果

9.畢業班代表

於畢業典禮致辭。

個人期望

VS

現實限制

10.圖書館管理員

維持圖書館秩序,整理書架,協助同學借書、還書等。

職責要求

職責要求

職責要求

VS

VS

VS

友情

個人錯誤

個人能力

11.聖約翰救傷隊

於某些大型場合,如陸運會,協助進行急救工作。

職責要求

個人期望

傷者甲

VS

VS

VS

個人能力

事情結果 

傷者乙

12.活動工作人員

於校內各項比賽、活動中從旁協助,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職責要求

職責要求

職責要求

VS

VS

VS

友情

個人錯誤

個人能力

13.學生會主席/幹事

擔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為同學爭取權益,或改善校內不當問題。

個人利益 

個人期望

學生期望

個人期望

VS

VS

VS

VS

個人責任

個人能力

老師期望

幹事期望

14.某某關注組的成員

就某項議題,爭取校內同學及師長支持。

學生期望

組織期望

VS

VS

老師期望

組織能力


取材示例

賣旗

      在行人天橋賣旗,不管我表現得多友善,喊得多賣力,途人也不為所動,這讓我十分氣餒;後來在他人的鼓勵下,我重拾熱誠,終於為慈善機構籌得可觀的善款。


評分:★★


原因:努力後不獲回報,立意較平凡;事情難以鋪排發展,欠追看性。

     跟好友一起賣旗,期間好友突然不見了,卻被「我」意外發現他躲在暗角戳破旗袋,取走金錢;回來後,他竟聲稱旗袋被偷走「我」考慮是否告發好 友。


評分:★★★★


原因:友情VS正義,衝突明顯,立意能涉及大道理;情節能容易鋪排起承轉合,營造高潮。

 

      「我」一向認為賣旗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一次賣旗期間,某位大叔竟走來狠狠罵我,說我們受機構利用騙取途人金錢,這讓我十分懷疑自己做的事是否正確。


評分:★★★★


原因:個人價值觀受到衝擊,立意能帶出深刻的個人反思;情節能營造高潮。

 

家庭成員離開

     哥哥因文憑試成績欠佳而無法升上本地大學,與父母商量後,決定前赴英國升學。這是我第一次與哥哥分隔兩地,回憶童年點滴,有苦有甜,讓我甚為不捨。


評分:★★


原因:題材普通,雖容易抒情,但難以突出;記親人間短暫的離別,較難帶出深刻道理。

 

     祖母年紀老邁,身體不好,需要別人貼身照顧,但爸媽平日需要工作,無法盡孝。商量後,他們決定把祖母送到老人院。我自小由祖母照顧,故對這件事無法釋懷。


評分:★★★


原因: 題材普通,容易抒情,但亦容易濫情;可帶出生老病死或孝的反思,立意尚能深刻。

 

      家庭成員不和,無法共處一室,其中一方決定搬走。我曾經嘗試努力化解二人的干戈,卻不得要領。最後終於明白到,真正能牽繫關係的是投契,而不只是血緣。


評分:★★★★★


原因:個人願望VS大局,衝突明顯,能反思生活的所謂「常情」,立意能深刻。

 

 

 

文:林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