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獅子山下流浪者之歌

2015.10.08
14414 14414

電視劇有《來生不做香港人》,書又有本《來生要做日本人》。如果下世有得揀,你想成為哪個國家的國民?早前青協調查發現六成二年輕人渴望移民外國。眼見外國生活美好,你我都會忍不住發異國夢。皆因香港人勞碌三五載,分分鐘只買得起旺區貴價地段的幾格階磚。捱多幾年,初入職場的意志幾乎被消磨,為賺錢真要去到盡嗎?幾位流浪異地的香港人,各自付出青春,追逐理想生活。

愛上台灣 慢活一輩子

 

港人去台灣,一轉飛機兩小時左右,不少人年中總會去一兩次,吃碗滷肉飯、飲杯珍珠奶茶。若撇開美食,她還有細味慢活的一面。在台灣不難找到文青小書店、藝術工作室,就像前香港歌手蔣雅文去年在花蓮開設的「心地日常」,今年再在台北與台籍丈夫合辦Ferment store,台北花蓮兩邊走,「這是一門效率低、耗時久、又利潤少的生意。」雖然日子平淡,卻密密工作無停過,只因要靠雙手拉織未來,過上簡單慢活的日子。

要慢活,也要有實際生活條件支撐。買台灣樓、搞投資移民是香港近年興起的熱潮,不如先聽蔣雅文分享台北買樓行情:兩房一廳的新房子,600幾呎,20多坪,最低盛惠1,400萬台幣,換算港幣約330萬。至於香港,根據中原地產現有樓盤資料,位於旺角鬧市、類近面積的單位(20坪相等於689平方呎)卻要530萬港幣!而且樓齡是51年,不是新房子喔!以台北這個價錢,港人要去當地置業,不住大房新屋,老房子、租個小窩居都是不錯的選擇。就如台北的基本一人單位連洗手間,盛惠台幣10,000左右(港幣約2,343元)。在香港旺區,這筆錢分分鐘只租到個牀位。

香港樓買不起? 日本置業一樣得

港人去旅行,指定地點必定少不了日本。眼見日圓跌破七算,唔去就傻豬豬啦!大財不出,小財不入,走轉日本,才知日本樓有多便宜。日本通杜如風雖然家境不俗,但她不靠父幹靠自己,矢志在日本置業:「平好多呀!我唯一可以夠錢買樓應該是在日本。」曾在節目《東京攻略》介紹過的東京旺區單身公寓,面積約160呎,一房加廚房浴室,60萬港幣就有交易。這筆錢,只夠你在香港付首期。不過,除非你是少年股神,或者天生贏在起跑綫,否則打拼多年成功上車,付得起首期也要做一世樓奴。若然不靠父幹靠自己,可能連做樓奴都無機會,只好乖乖地抽居屋排公屋。

 有Oppa的大草坪 任你滾動

台日各有各好,也別忘記韓流風在港也吹得起勁,千千萬萬個少男少女拜倒在韓流裙下。今年剛成為韓國媳婦的Lizzy愛上的不只她的Oppa,還有韓國的大草地:「在韓國可以霸晒整個公園,真係無乜人。香港就好窄好細,好少選擇,而且好迫。」例如韓劇《49日》的拍攝場地「盆唐中央公園」,設有露營草地,它不是貴族專利,平民也可自由在草野間滾動。想風馳四野做單車友,政府給你免費租單車;行山、露營發燒友更不用愁,不少國立公園的露營區都有帳篷租借,配套都做到足。難怪兩公婆打算誕下愛情結晶後,待孩子在港讀完小學,就返韓國定居。

香港草地有限,到處都人多車多,水貨客更多。任何地方都找到的不只是7-11,還有連鎖藥房、珠寶名店,小店就一間「摺」一間;韓國政府卻會出招保護小商戶:限制大型超市營業時間,每月逢第二、四個星期日為休業日,為小店保留生存空間。唉,其實香港人都想包容,但一街水貨客、拉篋橫衝直撞怎能啞忍得下?

倫敦文藝風光 不用偷偷摸摸

人生在世,不想只為生存,想要好好地「生活」:吃一頓飯,不想只有白飯,不吃貴價燒味,有普通叉雞飯都好呀;不住劏房,公屋都夠舒服啊。適度娛樂也不是奢求,英國倫敦就有街頭自由任你享受:「倫敦雖然是歐州的金融中心,卻不會很擠。」Henry和Timson眼中的倫敦,只須幾分鐘的街頭漫步,很快就領教到當地的文藝四湧、百花齊放,就如市中心的公共空間──特拉法加廣場:「這些地方會有藝術家表演,或者有嶄露頭角的設計師擺攤,輕易就可以逛一整天。」同在北半球的另一邊,香港雖然擠擠擁擁,但誰都想有一番城市好風光。選個人流多的靚位放聲高歌,也要查清地契揀正公共空間,殊不知這樣也會招來驅趕。

想得這麼理想 破壞甜夢一場

美好幻想 也不過是隔籬飯香

台灣美食、慢活節奏夠吸引,但永遠是隔籬飯香:「台灣大學生畢業的平均薪水約為台幣2萬多,即港幣5、6千左右。」台灣後生仔要買樓,原來與香港人一樣有如天方夜譚。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10,800元是20至24歲、讀完大專的職場新鮮人月入中位數,所以除非你在香港賺錢到台灣買樓,否則以為移居台灣就可擺脫生活壓力?少年你真太年輕了!

蔣雅文再進一步打破你對台灣的幻想──除了買樓,台灣美食不一定低消費高享受:你估餐餐都逛夜市,光吃滷肉飯、喝珍珠奶茶,你不生厭,都小心身體鈉、糖含量超標呀。轉到餐廳吃飯,也不一定是廉價美食:「我習慣飲食較簡樸,一餐便當加飲料約港幣50元左右,但這以台灣的收入來說,感覺像是港幣80至100元。」只是外國月光特別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即使如此,她始終選擇台灣作落腳點:「在台灣的步伐比較適合自己慢熱又按部就班的個性。」定居台灣,不是嫁雞隨雞,反而是忠於自己的決定。

最愛呼吸香港自由空氣

香港人住慣迫得密密麻麻的屏風樓,當然羨慕韓國的廣大草坪。但Lizzy坦言站在營商角度卻有另一看法:「那裏地方大,好少人,加上韓國人不太喜歡出街吃飯,所以不少餐廳都做唔住。」即使有措施撐小店,但韓國人根深柢固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半夕可改變,「每次去韓國,都發現店鋪隔幾個月就不同了。」

見慣多國文化,這對異國夫婦還是決定返港,開展事業。吸引他們留下的,不只商機,還有香港那份自由空氣:「大家都無分大小,可以像朋友般相處。」在紐西蘭邂逅、展開戀情,再到澳洲工作假期,慢慢習慣西方那套坦白率真、平起平坐的相處方式:「返到韓國就會拘謹些,不能亂說話。」韓國重視長幼有序,同年紀才可做朋友,年紀比自己大的就是長輩,要用敬語:「如果講錯就會被鬧! 」長輩說一就是一,你只有聽的分兒,勿問對與錯。

地大物博 交通麻煩搭到暈

去旅行,總覺得異國風情文化很美好,但實際居住隨時好「和味」。杜如風回憶那些年在東京讀書的日子:「最不慣是交通,要不停轉車!我以前住在契婆婆屋企,要搭完JR再轉車,再轉巴士才可返到家。」即使不迷路,轉車都轉到你傻:「那段路程明明坐的士就十分鐘,但轉車就浪費掉一小時!行上行落,好不方便!」讀書是正經事,也要玩樂透氣,但日本不是香港,尾班地鐵一走,無通宵小巴,深宵的士咪表首兩公里盛惠至少1,000日圓,之後每288米收約120日圓。20分鐘距離,隨時收你幾百港元。窮學生無錢,惟有做灰姑娘,就要小心午夜尾班車開走:「一搭尾班車,全車卡都是酒味!全部人都飲完酒,那些男人又東歪西斜的,我要掩住個胸企!」交通不便,不止日本,現居英國倫敦的Timson也大吐苦水:「我幾乎每一程地鐵都會聽到司機解釋因為『信號故障』而要延誤數分鐘或更久。」雖然港鐵也是幾日一故障,但比起倫敦,真是小巫見大巫。


 

結語:香港不只有食神 食腦更要勁過人

漂泊異鄉,幾位流浪者說起香港就「一輪嘴」講不停,先是日日有食神:「那時拍《流行東京》拍足兩年,我和導演寧願食越南河都不想食壽司呀!」杜如風尤念香港美食多籮籮:「可以打冷又得,食咩國家都得。」在倫敦加班至深夜,餐廳早就打烊,Henry惟有在便利店乾啃冷冰冰的三文治:「在香港就可找到魚蛋粉或奶油豬。」

香港人不只有食神,更特別「食腦」。蔣雅文眼中的香港人,永遠臨危不亂,會為未來積極自尋出路:「就如雨傘運動,不難看到遍地滿布年輕人的藝術創作。他們更清楚要讓更多媒體注意、將信念曝光才是最大目的。」

「香港始終係自己屋企!」Lizzy流浪異鄉3年,再嫁個外國老公,重返香港感受特別深:「不懂說當地語言,像啞巴一樣有口難言。說得好極都會遇上溝通問題,或者不能完全表達自己。」對香港是萬千個不捨,但為將來子女、家庭幸福着想,終歸決定返韓國定居。說到底,快樂最重要。

但如果有機會再世為人,Lizzy願意再做香港人:「作為女生,我覺得全世界中的香港女生最幸福!」杜如風做隻貓做隻狗不做人:「做我隻狗太幸福啦!」蔣雅文笑指不信有來生,但若然要選:「做甚麼人都沒關係,簡單快樂就好。」抱着同樣信念的,還有Henry和Timson。話談至此,其實來生要做哪裏的人重要嗎?生在香港,即使有捱得辛苦的日子,但在街角嗅到熟悉的蛋撻香、教人心火盛的潮濕天氣,還有流浪者這份對夢想蠢蠢欲動的熱情,永遠最可愛。始終相信,這個香港依然會有人愛她一萬年。

文:淑誼 攝:蔡建新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