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4
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近日,有中國旅客因不滿航機延誤而擅自打開飛機逃生門;去年,發生中國旅客把注滿熱水的杯麵潑向空姐的事故。事實上,近年中國旅客「出洋相」、「不文明」等事件時有聽聞。有聲音指他們的「不文明旅遊」甚至影響到國家形象,所以政府亦有意推出「不文明記錄」來提醒國民。旅遊文明與國家形象到底有何關係?不文明記錄又能否解決問題?
新聞重點
‧了解中國旅客「不文明旅遊」的情況
‧思考國家形象與國民的旅遊態度有何關係
‧探討文明旅遊指南對改善國家形象的成效
新聞資料
「不文明旅遊」事件
資料一
南京一個旅行團結束泰國行程後,由曼谷乘搭亞洲航空班機回國,一對年輕情侶因編配座位與機艙服務員發生爭執,二人其後獲更換座位;到用餐時間,女方取出杯麵,要求空姐提供熱水,雙方再起爭執,其男伴大叫:「老子花不起錢啊!」,女方則將杯麵潑向空中小姐,且開始哭鬧,客機最終折返曼谷,泰國警察隨即登機拘捕鬧事內地乘客。
摘自2014年12月15日《頭條日報》P54
資料二
來自武漢的多名遊客,在泰國布吉島國際機場登機期間,因座位問題發生爭執,上演「全武行」,直到當地警察趕到,爭鬥才平息。事件中,共有二十九名遊客被帶走,飛機延誤一小時才起飛。目睹乘客爭執的丁小姐表示:「坐在飛機上,我除了無語,更多的是覺得丟臉。」
摘自2014年2月18日《星島日報》A21
聲討旅遊不文明
資料三
中國國家旅遊局日前宣布,從今年開始分級建立遊客旅遊不文明檔案,制訂並實施「遊客旅遊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與航空公司、旅行社、旅遊飯店等合作,形成遊客旅遊不文明資訊通報、追責機制。國旅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國家旅遊局將透過手機簡訊,讓遊客一踏上境外旅遊目的地,就能收到文明旅遊簡訊提示,「各旅行社將做到出境旅遊管理審核培訓責任到位,行前說明提示到位,領隊履行職責到位。」
摘自2015年1月17日《頭條日報》P31
資料四
今年我國將開展旅遊不文明「隨手拍」活動,將旅遊不文明照片、視頻等集中公布,形成聲討旅遊不文明行為的氛圍;開展文明旅遊「提個醒兒」活動,向社會廣泛徵集文明旅遊提醒語,選擇文化、演藝、體育等領域的名人,作為文明旅遊提個醒兒活動的「文明旅遊提醒人」,使文明旅遊理念深入人心;開展「文明旅遊背包行」公益宣傳活動,每年選擇一萬名在校大學生,利用暑期背包自助出遊宣傳文明旅遊。
摘自2015年1月15日《新華社》
資料五
儘管內地推出新《旅遊法》提倡文明旅遊,但國慶黃金周出境的中國遊客依然惡習難改:有中國遊客成群結隊在意大利比薩斜塔草坪上野餐,被當地警察驅趕;另外,有中國遊客在南韓嫌住宿條件差,揮拳痛打領隊,遭當地警方調查,被打的領隊不滿地表示,這些人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摘自2013年10月5日《星島日報》A29
如何塑造國家形象?
資料六
二○一○年國慶日前,一組關於當下中國與中國人的宣傳片將在國際主流媒體,面向全世界觀眾播放,並用到各界名人作主角。宣傳文字中說到:「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元素,是她的人民。人民的性格、意志、品德乃至能力、觀念、理想等等諸多方面,都能輝映出這個國家各方面的形象。」
關注新一輪國家形象宣傳行動的中國傳媒大學公共關係系主任何輝教授說:「有些人會對名人反感,但之所以選擇他們,是因為他們在傳播上有價值,能夠引起目標人群的關注。而且,國家形象宣傳是傳遞同各國人民積極溝通的良好意願,這是我們自己和外界應該看到的。」
資料來源:新華網
資料七
中國問題專家兼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內地旅客外遊時屢次發生不文明事件,明顯與個人素質問題有關,不少當事人抱有「老子有的是錢」、能為所欲為的想法,連部分地方幹部也有財大氣粗的心態,反映內地欠缺公民教育,加上當局對旅客的懲罰太輕,公安部門較少作出拘捕行動,部分人可能因此有恃無恐。另財大氣粗的心態反映內心的自卑,建議當局加強公民教育,向出國旅遊的民眾派發有關文明和禮貌舉止的小冊子,同時應加強懲罰,例如在航班上作出襲擊和傷人行為,應根據刑事條例嚴厲追究,以起阻嚇效果。
摘自2014年12月18日《星島日報》A6
資料解讀
「不文明旅遊」事件
資料一
‧一對中國情侶因不滿座位安排而與機艙服務員爭執,後再因杯麵問題起爭執,期間女方將杯麵潑向空姐;
‧男方大喊「老子花不起錢」,表現出財大氣粗的態度;
‧客機最終折返,二人被捕,事件引起國際關注。
資料二
‧事件反映,旅客的「爭鬥」行為不但誤己,更「累人」,對同一民族的其他旅客而言,亦感到羞恥。
聲討旅遊不文明
資料三
‧發生多宗中國旅客「不文明旅遊情況」及被外國媒體報道後,國家旅遊局提出建立遊客旅遊不文明檔案和「遊客旅遊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旨在挽救中國的國際形象。
資料四
‧「隨手拍」是鼓勵人拍下其他人的「不文明旅遊」並對外公布,希望有警剔作用;
‧「提個醒兒」活動是以提示語句來提醒國民要文明旅遊;
‧「文明旅遊背包行」則是鼓勵大學生出外旅遊,親身示範文明旅遊,重建形象。
漫畫
‧漫畫顯示,如果旅客曾經做出「不文明」行為,將被列入「航空旅客黑名單」,有可能被拒上機。
資料五
‧近年赴海外旅遊的中國人成倍增長,同時,在近幾年的「全球最差遊客」調查中,中國客總是「名列前茅」;
‧有意警稱,中國遊客雖不是唯一不守規矩的旅客,但確實是破壞規矩的常客;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曾表示,中國愈來愈多人出國旅遊,但部分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常常遭到媒體非議,有損國人形象。
如何塑造國家形象?
資料六
‧中國曾推出宣傳片來建立國家形象,並以名人作招徠;
‧人民的性格、意志、品德、能力、觀念及理想,是反映一個國家形象如何的要素。
資料七
‧國民不文明事件與個人素質有關,反映欠缺公民教育;
‧懲罰太輕難有阻嚇作用。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現代中國+全球化
主題: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全球化對人類來說是祝福還是詛咒?
‧全球化的擴散是促進國際間的了解,抑或加劇了種族、宗教、文化和政治實體之間的衝突?
相關概念
‧公民素質 Quality of citizen
‧公民教育 Civic education
‧文明 Civilization
‧出入國境自由 Freedom to enter and leave the country
‧遊客不文明檔案 Tourists Uncivilized Archives
‧國民教育 National education
多角度思考
1.參考資料,試分析中國遊客發生「不文明旅遊」情況的原因。
建議思考方向:
‧從他們的言語行為,他們對金錢有何看法?
‧付得起錢就該令顧客滿意?
‧國民是否重視國家形象?
‧罰則是否嚴厲?執法人員的態度?
2.國民的「不文明旅遊」會造成哪些影響?
建議思考方向:
‧國家形象有損,會如何影響國家在國際舞台的地位?
‧會否影響人民的歸屬感?會否抗拒承認中國人的身分?
3.試評論內地推「文明旅遊指南」的成效。
建議思考方向:
‧具阻嚇作用?
‧「隨手拍」會否引起私隱問題?
‧「提個醒兒」會否只淪為口號?
‧單靠加強罰則和教育「文明旅遊」是否足夠?
‧欠缺公民教育有何影響?
載自2015年2月4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