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1
自余為僇人①,居是州,恆惴栗②。其隙③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④。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斲榛莽⑤,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⑥,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⑦,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⑧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⑨,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⑩為類。悠悠乎與灝氣11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註解
1. 僇人:謂當加刑戮的人,後泛指罪人。
2. 惴栗:惶恐不安
3. 隙:空閒時
4. 始指異之:才開始發現這座山的奇特
5. 斲榛莽:砍掉雜亂叢生的草木
6. 箕踞而遨:隨意張開兩腿坐着, 遨遊山水。
7. 岈然窪然:高處如深山深邃,低處則深如低窪。
8. 攢蹙:緊密聚集
9. 縈青繚白:山中青白二色相互縈繞
10. 培塿:小土堆
11. 灝氣:瀰漫在天地間之氣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劃上橫綫的字詞: (4分)
a. 居是州,恆惴栗。 ____________________
b. 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_______________
a. 此 / 這個
b. 慢慢地
試語譯以下句子: (4分)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就撥開雜草坐下,傾盡壺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夢。
作者遊覽西山前以為自己已到過最奇特的地方;
他在法華西亭才第一次發現西山。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正確
作者每次都是獨自遊山玩水;
他在高山深林中都會泡茶賞花。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錯誤
柳宗元無意中發現西山後,便命令僕人渡過湘江,沿着染溪,砍去雜亂叢生的草木,________(2分)枯草葉,一路到西山的________(2分)。
燒掉
巔峰 / 山頂 / 頂峰
作者在山上坐下來,觀賞山下的景色,發現「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可見西山山勢之________(2分)。
高
作者指在西山上看其他山丘和山谷都只像小土堆,和螞蟻洞,是以________(2分)手法凸顯西山之高。
對比
作者看到如此的景色後,心境也變得飄飄然的,彷彿和天地之氣融合為一,與造物者同遊,不知道盡頭。於是他把酒杯_______(2分),頹放不羈地喝醉了,對日落也沒有知覺。
斟滿
蒼茫的晚色,自遠而近地降臨,直至天黑得甚麼都看不見了,他還______(2分)。
不想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