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理解實戰練習
2014.12.11

(1) 孔子南游,過阿谷之隧,見處子①佩璜②而浣,孔子謂子貢曰:「彼浣者其可與言乎?」抽觴以授子貢曰:「為之辭以觀其志。」子貢曰:「我北鄙之人也。自北徂南,將欲之楚,逢天之暑,願乞一飲,以伏我心。」處子曰:「阿谷之隧,隱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濁,流入於海。欲飲則飲,何問乎婢子?」授子貢觴,迎流而挹之,投而棄之,從流而挹之,滿而溢之。跪置沙上,曰:「禮不親授。」

(2) 子貢還報其辭。孔子抽琴去其軫③,以授子貢曰:「為之辭。」子貢往曰:「嚮者聞子之言,穆如清風。有琴無軫,願借子調其音。」處子曰:「我鄙野之人也。陋固無心。五音不知,安能調琴?」

(3) 子貢以報孔子,孔子抽絺綌④五兩以授子貢曰:「為之辭。」子貢往曰:「吾北鄙之人也。自北徂南,將欲之楚,有絺綌五兩,願注之水旁。」處子曰:「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資財,棄於野鄙?妾年甚少,何敢受子?」

(4) 子貢以告孔子,孔子曰:「斯婦人達於人情而知禮。」《詩》云:「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

                                                                             劉向《列女傳.阿谷處子》節錄
                                                                               ( 為方便設題,文章經過修改。)

註釋
① 處子:年輕女子。
② 璜:玉石。
③ 軫:琴馬,用以固定琴弦。
④ 絺綌:珍貴布料。

問題
1. 根據本文第一段,處子展現出以下甚麼形象?(2分)
A. 寬洪海量
B. 欲擒故縱
C. 體貼入微
D. 孤芳自賞
A B C D
○ ○ ○ ○

2. 處子對子貢的語氣,前後有何改變?(2分)
A. 先平靜,後激動。
B. 先輕快,後黯然。
C. 先肯定,後猶豫。
D. 先尊敬,後不屑。
A B C D
○ ○ ○ ○

3. 子貢在對待處子時有何表現?(2分)
① 言聽計從 ② 威逼利誘 ③ 強人所難
A. 只有①
B. ①、②
C. ②、③
D. 以上皆不是
A B C D
○ ○ ○ ○

4. 子貢向處子提出三項要求,處子的反應有所不同。就根據相關內容完成下表。(13分)

 

子貢的要求 

 處子的立場

(應允/拒絕)

 處子採取該立場背後的原因

第1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2段

要求處子協助他為沒有琴馬的琴調音。

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分

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3段

 

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參考答案

1:C(2分)
2:A(2分)
3:D(2分)
4:①: 要求處子給他一杯水,讓他飲用解暑。(2分)
②:應允(1分)
③: 因為她認為水不是她私人所有,對方有權飲用。(2分)
④:拒絕(1分)
⑤: 因為她是野外生活人,不懂得音律,未能幫助。(2分)
⑥: 放下珍貴的布匹,暗示想送給她,希望她收下。(2分)/

       放下珍貴的布匹,暗示想送給她,藉此追求她,希望她接受。(2分)
⑦:拒絕(1分)
⑧: 因為她重視禮法,故不會無故收取別人的厚禮。(2分)/
      因為她年少,故未能接受子貢的追求。(2分)/
      因為她年少,故不會收取別人的厚禮。(1分)


參考譯文
       孔子到南方交遊,經過阿谷的山路,看見一位佩戴美玉的年輕女子正在洗衣,孔子對子貢說:「這個洗衣的人,她可會跟人說話呢?」拿出一個酒杯交給子貢說:「讓她說話,藉此觀察她的志向。」子貢說:「我是從北方野外來的人。從北方前往南方,要前去楚國,遇上天氣炎熱,希望討一杯水喝,以紓解我悶熱的心。」女子說:「阿谷的山路,是隱閉彎曲的地方,這裏的水流,一條清一條濁,一同流入海。你想喝水便喝吧,為何要問小女子呢?」接過子貢的杯子,迎着水流而盛水,然後倒去,順從水流而盛水,滿得溢出。屈膝把
杯子放在沙地上,說:「禮法不容許我親自給你。」

      子貢回去報告她的說話。孔子拿出一部琴,去除琴馬,交給子貢說:「讓她說話。」子貢前去說:「剛剛聽你的說話,溫柔得如清風。我有一部沒有琴馬的琴,希望你協助我為這部琴調音。」女子說:「我只是活在郊野的粗人。淺陋而沒有內涵,不知道五音,又怎能為琴調音?」

     子貢報告孔子,孔子拿出五両珍貴的布匹,交給子貢說:「讓她說話。」子貢前去說:「我是從北方野外來的人。從北方前往南方,要前去楚國,有五両珍貴的布匹,希望放在水邊。」處子說:「外來的遊客,竟不斷感歎,分出他的財產,捨棄在野外?小女子還年少,怎會敢接受你的好意?」子貢報告孔子,孔子說:「這婦人通人情,而又知道禮法。」《詩》說:「南方有喬木,但不可停下休息;漢國有遊走的女子,但不可求她愛慕。」正是這樣的情況。

 

文:林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