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敍事類用字和文章結構
2014.11.27為了方便同學掌握文言文篇章結構,今臚列敍事類結構用字和文章作教授:
敍事類
敍事類 |
句中常見位置 |
文中常見位置 |
發揮結構功用時白話的解釋 |
功用 |
|
標示起始 |
初,~ |
句首 |
不定 |
當初 |
一、敍事的開端; 二、用於標示插敍開始 |
(時)維D~ |
文首 |
發語詞, |
多寫於日期前(D),標示事件發生之時間 |
||
昔者~ |
不定 |
過去 |
以此作開首之舊事,多是旁枝,用作輔助抒情或說理 |
||
古者~ |
|||||
補充情節 |
當時是~
|
句首 |
常見於敍事之後 |
在這個時候 |
帶出所述事件的重點情節、或人物行為的背後動機 |
標示延續 |
迨~ |
句首 |
不定 |
直至 |
標示時間的推移,交代事件的後續 |
及~ |
|||||
標示一事之結束 |
~既~ |
不定 |
句首/句中 |
前事完成之後 |
一、 標示一事結束、時間推移; 二、標示插敍結束 |
標示一事之結局 |
卒 |
句首/主語後 |
文末 |
最後、終於 |
標示事件結束 |
終 |
|||||
竟 |
|||||
遂 |
於是 |
表示此結局乃基於前事而生,強調結局與前事的因果關係 |
|||
作結贊辭 |
君子曰:「⋯」 |
句首 |
文末 |
君子說:「⋯(評語)⋯」 |
一、 為人物的行為作整體評價; 二、指明事件所隱含的義理 |
太史公曰:「⋯」 |
司馬遷說:「⋯(評語)⋯」 |
《左傳.晉靈公不君》
譯文
左傳〈晉靈公不君〉(節錄)
晉靈公做事不合為君之道,巨額斂稅以雕飾宮壁。從高台上用彈弓射人,僅為看他們避開彈丸。趙盾屢次勸諫,使晉靈公感到煩厭。秋天九月,晉靈公請趙盾喝酒,預先埋伏下士兵,準備殺死趙盾。趙盾的車右提彌明發現這陰謀,便快步踏上殿堂,說:「臣下陪君上飲宴,喝超過三杯酒,就是不合於禮。」於是他扶趙盾走下殿堂。晉靈公使喚猛犬來噬咬趙盾。提彌明徒手搏殺猛犬。趙盾說:「不用人而用狗,雖然凶猛,又有何用!」一面與埋伏的武士打鬥一面護着趙盾突圍,提彌明為此而戰死。
當初,趙盾於首陽山打獵,暫宿於翳桑。見一個叫靈輒的人餓倒,便去詢問他的病況。靈輒說:「我已三天沒有進食了。」趙盾給他食物,他卻留下一半不吃。趙盾問他原因,靈輒說:「我給當了三年臣僕了,不知家母是否還在人世。而今離家極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予她。」趙盾讓他把食物吃光,另外準備飯肉,置於袋內給他。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甲士,他在戰鬥中倒戈阻擋晉靈公的手下,使趙盾得免於難。趙盾問他為何這麼做,他回答道:「我是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名字、住所,他不回答就走了。於是,趙盾也只好自己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趙盾的堂分趙穿於桃園殺害晉靈公。趙盾還未越過國境,聽見靈公已死,便回歸朝廷。趙盾派趙穿去成周,迎接晉公子黑臀回國,立他為君主。十月初三,公子黑臀朝拜武公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