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典禮 神聖不可侵犯?
2014.11.26時事論壇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新聞事件
多所大學陸續舉行畢業禮,部分院校學生在畢業禮期間表達個人訴求,例如有畢業生在奏起國歌時,於台下撐起黃傘、背對禮台;浸大校長陳新滋因畢業生手持黃傘上台而拒絕頒授證書,認為學生不尊重莊嚴的儀式,並指自己樂意頒發證書予學生,但希望學生放下雨傘,強調其做法是尊重大學,與政治無關。
浸大校長陳新滋:欣賞學生以佩戴黃絲帶等不影響他人的手法表達訴求,亦理解他們的心,但畢業禮堂是神聖不可侵犯,不容許學生帶雨傘上台,以免開壞先例。理解學生有崇高理想和大抱負,但他們經歷未夠,見到的事未必全面。做大事的人不怕被攻擊,信學生十年後回想會覺得校方無錯。
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嶺大校長被扣黃絲帶,要欣然接受;獲浸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顧明鈞先生不敢接受,怕的是黃色滿天下,無故被責被罵;科技大學畢業禮,黃傘橫行領獎台本已司空見慣,校長卻要欣賞幾分,突兀稱讚學生有創意,認為沒有妨礙典禮進行,未知校長心底的牌章怎樣,但旁人看來,明顯這已非甚麼創意,倒是對籌辦畢業典禮的辛勤工作人員來說,是恐怖有加!脆弱的雞蛋是這樣的嗎?
科大校長陳繁昌:在這個眾說紛擾的時代,隨波逐流比堅持自我更為容易,我們必須培養批判思維,建立忠於自己的意見和決定,並以事實為基本。只要沒有阻礙儀式進行,學生舉傘並無問題。
家長狄志遠:(女兒在畢業禮上有份舉傘)今日我們的年輕人領導香港,爭取未來的民主,所以年輕人不止是將來,更是現在。我們不要向年輕人說三道四,要多給予他們機會、支持及鼓勵。今日年輕人的力量,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多謝女兒帶給我們一場心中激盪的畢業典禮。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每人都可以自由、合情、合理和合法表達自己的意見,但亦要考慮到其他人,無論是儀式莊重的背景、其他人的期望,自己都要尊重和負責。有許多其他不同場合可以表達,所以要考慮在甚麼情況下表達,在大環境下尊重其他人的期望。
時事評論員吳志森:畢業同學的表態行動,無可避免會惹來批評。講得最多的,大學畢業是人生大事,抗議者應尊重這個莊嚴的場合,不要影響不同意見的同學,破壞了親友們的興致。這個說法表面聽來有一定道理,但想深一層,你用你的方式參加,我用我的方式表達訴求,時間未必受到甚麼阻延,誰也沒有妨礙誰,對程序也沒有太大影響,為何會覺得破壞了畢業禮的莊嚴?
反思: 你認為大學生在畢業禮上就政治事件表態,是否不尊重大會?
載自2014年11月26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