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論語‧先進》(節錄)

2014.11.21
926 9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①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②,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③而對曰:「千乘之國,攝④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⑤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⑥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之能,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⑦,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⑧,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⑨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先進》(節錄)


註解
1. 居:平時
2. 爾:你、你們
3. 率爾:輕率、急切地
4. 攝:夾處
5. 比及:等到
6. 俟:等待
7. 端章甫:玄端,禮服;章甫,禮帽
8. 希:同「稀」,彈瑟的節奏漸慢
9. 莫:通「暮」
10. 舞雩:祭天求雨的地方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以吾一日乎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夫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年長 b. 微笑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非曰之能,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敢說我能夠做好某件事情,但我願意學習。不論是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的事,我都會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個贊禮的人。


試歸納並指出子路與冉有的志向。(4分)
子路:希望管治一個3. ____ __(2分)的國家,讓當地人民有勇氣並懂禮節。

 

內憂外患

 

冉有:希望管治一個4. ____ __(2分)的國家,使人民豐衣足食。

 


方圓六七十里

 

試分析顏回的人物性格。(6分)

5. 治學方面:季康子問弟子怎樣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學方面:季康子問弟子怎樣才算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意指其好學過於其他弟子。


6. 操守方面:「回也其庶幾乎!屢空!」說明顏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守方面:「回也其庶幾乎!屢空!」說明顏淵差不多是個完人,雖則家貧,仍能樂在其中。

7. 師生感情方面:顏回對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生感情方面:顏回對孔子十分崇拜。孔子和一群弟子在匡被圍困,逃出來後找到顏回,說以為他已死,顏回說:「子在,回何敢死!」。

 

8. 為何孔子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答案?這反映孔子教育學生時採取甚麼策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子所說的「學」是學做人,故以德行第一。言語者,就是會說話。孔門教學的程序是由文、行、忠、信的「四教」再進一步而達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所以,當孔子弟子有各自不同的見,孔子先聽而後點評,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發表。意見的平等機會。

 

出題: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