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探討科技產品與頸椎痛年輕化的關係

2014.11.12
847 847

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新世代習慣機不離手,不少人年紀輕輕,已有肩頸痛症的困擾,醫生發現,近年頸椎痛症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過往大多在四五十歲才開始出現的骨刺問題,近年已大幅提前到三十多歲就有。科技不但改變生活,原來亦早已影響人們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新聞重點

‧認識頸椎痛年輕化的趨勢
‧探討頸椎痛年輕化的成因及影響
‧探討年輕一代對頸椎痛症的防範意識
‧思考如何加強大眾對頸椎健康的認知









新聞資料

頸椎痛年輕化


資料一

本港潮濕天氣令痛症非常普遍,除了常見的腰膝關節痛,頸椎痛症患者近六、七年亦大幅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有從事文職的二十三歲男士,因每日長時間使用電腦,年僅十七歲已經受頸椎痛症困擾,最嚴重的話,在三十歲前或惡化至生骨刺。註冊中醫師吳文豹表示,如果低頭族長期令頸部肌肉不能放鬆,會導致肌肉缺血,並造成痠痛。
資料來源︰2014年10月21日《星島日報》A15

資料二
3C低頭族小心頸椎提早老化病變。一名35歲工程師每天要低頭滑手機好幾個小時,尤其喜歡睡前窩在牀上滑玩,兩個月前雙手出現痠麻無力就醫,頸椎已變形狹窄,還長出骨刺,頸椎退化到70多歲的狀態。
資料來源︰2014年10月21《自由時報》



頸椎痛成因及影響

資料三

科技帶來的便利令人感動,但也帶來許多以前沒有的文明病,簡訊頸(text neck)便是長期使用平板電腦或是智慧型手機,並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的低頭族所引起的症狀。美國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的Chris Cornett醫師說,不管是低頭打字、滑手機還是玩App,長時間讓身體處於異常的姿勢狀態,會增加頸部的肌肉壓力,導致肌肉疲勞、痙攣,甚至是壓力性頭痛。當我們的頭部每次向前傾斜或是向旁邊轉動,脖子部位所承受的壓力遠遠超過頭部的重量,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簡訊頸或其他部位的慢性疼痛,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引發椎間盤或是關節的毛病。
資料來源︰2013年11月號《健康世界》第455期

資料四
港人常使用智能手機及電腦,如頭頸長期維持錯誤姿勢,會令頸臂痛。神經根型頸椎病乃常見頸椎病,中醫骨科稱為項痹症。一般來說,臨牀症狀可因退化、勞損或兼風寒濕阻絡引致的頸痛,或因神經根受壓而導致一邊或兩邊手出現疼痛、麻痹感。
資料來源︰2014年6月26日《星島日報》E6

對頸椎健康的認知

資料五

英國脊椎醫學協會(British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指出,人類頭部平均重量約為4.5~5.4公斤,如果長時間低着頭,頸椎就像起重機一樣,一直處在懸掛重物的狀態。因此,當你拱着身體、盯着放在腿上的電腦或握在胸前的手機不放時,很容易產生頸部僵硬疼痛,甚至擴散至肩膀、手臂和腰部,嚴重時,將造成頭痛和關節炎。
資料來源︰2011年11月9日《Cheers》雜誌134期

資料六
韋教授提醒大家,頸椎疾病重在預防。除了要防止外傷、勞損及風寒濕邪的侵害外,還要改變如伏案、電腦、手機、睡枕等不良生活、工作及學習方式等對頸椎產生的影響。當然,平時可以通過適量的運動進行調節,飲食上,應多吃新鮮、多纖維、多蛋白、多雜色,少脂肪、少膽固醇、少刺激性食物。同時,少糖、少鹽、少濃茶、少動物內臟等。
資料來源︰2014年10月22日《南國早報》C6

資料解讀

頸椎痛年輕化

資料一

‧過往頸椎痛症大多踏入四十歲後才會出現,如今二十多歲求診的患者卻大幅增加,佔頸椎痛求診患者的四至六成;
‧低頭族經常低頭工作或長時間使用電腦,令頸部肌肉不能放鬆,導致肌肉缺血而造成痠痛。

資料二
‧3C是台灣對三類電子產品的簡稱, 即電腦(Computer)、通訊產品(Communication)和電子消費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
‧一般脊椎慢性退化病變出現在頸椎第5、6、7節,低頭族則在第4、5、6節,因為低頭族經常會躺在牀上用手機,令頸椎彎曲角度更大,症狀加速惡化;
‧以前脊椎退化患者多是生產綫的作業員,現在年輕低頭族的患者愈來愈多。

漫畫
‧漫畫中各人不分年齡,邊走邊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機不離手的現象已成為大趨勢;
‧電子產品傷眼又傷頸,長時間使用會增加患上眼疾和頸椎病,令眼科或頸科醫生愈來愈不愁生意。

頸椎痛成因及影響

資料三

‧簡訊頸(text neck)專指低頭族長期使用平板電腦或是智能手機,因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所引起的症狀;
‧長期低着頭頸,姿勢不正確的滑手機,頸部的肌肉就會漸漸感受疲勞,甚至可能會有慢性勞損的現象發生;
‧痛症主要成因是發炎的部分壓住神經綫,導致有麻痹的感覺。

資料四
‧頸椎退化過往很少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頸椎痛症患者年輕化,明顯和不當及長時間使用手機有關;
‧頸椎痛只是身體發出的不適警號,嚴重時會出現手麻、手無力感、胸悶、視力模糊等情況。

對頸椎健康的認知

資料五
‧使用電腦或手機要注意姿勢,長時間姿勢不良和休息不足,是導致頸椎痛症出現的主要原因;
‧對於頸椎痛症不應輕視,如症狀持續便應及早求醫。

資料六
‧預防勝於治療,要預防頸椎病年輕化,應先從提高大眾對頸椎健康的觀念和保護意識做起;
‧頸椎健康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今電子產品對生活的影響愈來愈大,不管工作或休閒作息均離不開,大眾應加強防範不當使用電子產品對健康構成的潛在威脅,例如提醒自己每使用手機半小時,就應休息十分鐘。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公共衞生+今日香港+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
主題:對公共衞生的了解+科學、科技與公共衞生+生活素質+自我了解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以往人類如何理解疾病的成因?有關理解是否符合科學精神?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在公共衞生的範疇,科學與科技的發展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及引發哪些議題?科學和科技研究的成果如何受到尊重和保護?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傳媒所傳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相關概念
‧健康觀念 Health concept
‧健康意識 Health consciousness
‧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
‧健康推廣 Health promotion
‧科技產品 Technological product
‧生理健康 Physical health
‧自律 Self discipline

多角度思考

1.
頸椎病年輕化和電子產品普及有何關係?
建議思考方向:
‧電子產品對現代人生活作息有哪些影響?
‧這些影響和頸椎病有沒有因果關係?

2.
頸椎痛症年輕化的現象,將為個人及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建議思考方向:
‧頸椎痛症對年輕人會造成哪些健康困擾?如置之不理會有哪些嚴重後果?
‧假如頸椎痛症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嚴重,將對社會整體勞動力質素有何影響?
‧病患增加對社會醫療開支構成的負擔,將對社會未來發展造成甚麼影響?

3.
你認為時下年輕人對頸椎痛症的防範意識是否足夠?何以見得?
建議思考方向:
‧年輕人使用電子產品時有何通病或特徵?
‧頸椎痛症過往主要出現在哪些年齡層身上?如今有何轉變?大眾的健康意識有否一併跟隨轉變?
‧作答時可加入個人體驗或經歷。

載自2014年11月12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文︰何美樂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