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不同角度描寫人物
2014.11.07今期教授同學描寫人物時的不同切入角度,不但可在卷二嘗試加以發揮,偶爾在回答卷一閱讀卷時(例如2014年文憑試試題),也會有意外收穫!
一、 正面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外貌描寫:寫出人的身分
1. 寫作角度:
種族、民族、性別、年齡 |
服飾、個性、神情(神態變化可反映人物的命運遭遇) |
身分、地位、素養 |
職業、經歷 |
2. 示例:香港人
→ 黃皮膚、身材勻稱、身穿居家休閒服、穿戴飾物→社會變遷,衣着各有風格
※動作描寫:寫出人的性格
1. 寫作角度:
舉手投足的姿態 |
能表現個性、情感或職業的工作 |
2. 示例:銀行職員
→ 手指可以不動,但像刮風一樣快速數算紙鈔;用手一轉,厚厚的鈔票變成了扇面
※ 言語描寫:寫出人的思想、感情與性格
1. 寫作角度:
自言自語、交談 |
以表情、語氣、聲音表示 |
2. 示例:《阿Q正傳》
阿Q且看且走的說。「現在⋯⋯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應你麽?你⋯⋯」阿Q沒有說完話,拔步便跑;追來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
→ 從阿Q偷東西被捉後說出抵賴的說話,呈現了他狡猾無賴的性格
二、 側面描寫──藉相關的人、物和環境加深主體形象的呈現
※ 環境描寫:展現人物性格、暗示遭遇
1. 寫作角度:
自然風景: 花草樹木、日月星晨、鳥獸蟲魚⋯⋯ |
社會環境: 街道、廣場、購物中心、食肆、人際活動⋯⋯ |
2. 示例:詹宏志〈記憶金庫〉
父親過世的那個晚上,我沈默載着他的遺體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細雨濛濛,路燈閃爍,小貨車濕漉漉的車輪涮涮涮地轉動着,彷彿奔向不再有光明的未來。我不知道該傷心還是該
專心,思緒難以集中。忽然之間,記憶倉庫打開,灰撲撲衝出來千百隻蝙蝠,無方向地散落亂飛,洒得我滿頭滿臉。從那之後,往事盤旋,思緒就停不了,我常常陷入在某件意義
不明的記憶裏。
→蝙蝠意象:呈現神秘、混亂的感覺
→ 把作者載着父親遺體趕路的心情表露無遺
※ 物件描寫 :以物件比喻人物思想、性格與情感
1. 寫作角度:
物件與人物之間有何內在聯繫? |
以物件表現人物何種品格? |
2. 示例:肥皂的聯想
→ 肥皂很堅實、厚硬→像母親一樣堅強
→ 肥皂有一層柔滑的保護網,緊貼身體,洗清污穢→像母親一樣窩心,願意保護我們
→時間流逝,肥皂漸漸消磨,變得扁平
→ 像母親一樣不辭勞苦照顧我們,直至年華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