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KDSE時代的文言文考法 文言文.譯字譯句(二)
2014.11.06
HKDSE的文言文考甚麼?與以往的HKCEE有甚麼不同?蕭源老師今期繼續與各位分析!
讓我們逐一攻破!
(6)古今詞義不同 難度****
有些文言詞語,到現在仍然運用,但是現在的詞義,和古代的已經不同,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意義去理解這些詞語了!
變化 |
例子 |
古今詞義變化 |
詞義擴大 |
蕭源醒後嘔吐大作。 |
僅指酒醒→泛指從睡眠中醒來 |
詞義縮小 |
小穎臭如蘭花。 |
泛指各種氣味→僅指難聞的氣味 |
詞義轉移 |
小源於婚宴痛哭流涕。 |
眼淚→鼻涕 |
詞語感情 色彩改變 |
中文組導師均蕭sir爪牙。 |
指得力助手(褒義詞)→ 指壞人的幫兇(貶義詞) |
(7)通假字的處理 難度*****
理解文言文的處理方法,如文言中一詞多義或通假字的現象。2007年會考練習卷中出現「女為說己者容」一句,要求考生解釋句中「說」字,其實此為文言通假字,其本字為「悅」,指喜歡。而2007年會考試題中亦出現「屬我貧困往見優孟」,要求考生解釋句中「屬」字,其實此亦為通假字,其本字為「囑」,指囑咐。此現象在文言中經常出現,考
生需要在平日積累留意。
通假字 |
本字 | 解釋 | 文句及出處 |
被 |
披 |
穿 |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
取 |
娶 |
娶親 |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孔雀東南飛》 |
逝 |
誓 |
發誓 |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碩鼠》 |
(8)詞類活用 難度*****
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文言文部分詞語的詞性會被臨時改變,這稱之為詞類活用。詞類活用常見有以下四種:
|
句子 |
活用方式 |
句中意義 |
1 |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則四月花也。《夢溪筆談》 |
名詞→動詞 |
開花 |
2 |
敵人遠我。《馮婉貞》 |
形容詞→動詞 |
遠離 |
3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與宋元思書》 |
動詞→名詞 |
飛奔的馬 |
4 |
其繼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 |
形容詞→名詞 |
繼承人 |
5 |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傷仲永》 |
動詞→名詞 |
名聲 |
6 |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送東陽馬生序》 |
名詞→動詞 |
腰佩 |
7 |
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
名詞→動詞 |
發揚光大 |
8 |
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
形容詞→動詞 |
窮盡 |
9 |
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 |
動詞→名詞 |
射術 |
10 |
而告以成功。《五人墓碑記》 |
形容詞→名詞 |
成功的消息 |
模擬測試2 難度*****
示範1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姦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踰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跖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則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 韓非子《五蠹》(節錄) |
試把以下句子翻譯:
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
答案:三種美德加在他身上也動不了他一根毛
分析: 三種美德(←詞性活用)加在他身上(←省略法)也(←虛字翻譯)動不了他(←代詞翻譯)的一根腳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