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現代社會意義

2014.11.04
783 783

題目
香港是多元種族及文化的國際大都會。面對不同持分者的意見,有人選擇與己見不同的人斷絕來往,有人則能包容其他意見。試評論「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在現代社會的意義。

資料一
有年輕女士與男性朋友原處於感情萌芽階段,但因為雙方對佔中的立場分歧,導致意見不合,結果連朋友都做不成;有求助者則投訴受事件困擾,連夜失眠和發噩夢,夢見警方使用催淚彈驅散示威者等畫面。至於近日不少人在社交網站將不同政見的朋友「unfriend」,她則呼籲要反覆問清楚自己,雙方的關係是否建基於政治立場相同,才能成為朋友,以免一時衝動做錯決定,「認識了十多二十年,大家的友誼是否要因為這件事斷絕關係?還有值得珍惜的地方嗎?」
摘自《星島日報》2014年10月8日A06

資料二
管甯、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甯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說新語.德行十一》

資料三
他是袁滴坤,從街邊賣「車仔麵」到搬入店鋪,精心炮製瑤柱牛腩牛筋,親手剝柚秘製蝦子柚皮,半生勞碌成就「大磡村友記」的金漆招牌。如今年事漸高,僅盼子承父業,延續車仔麵檔的老香港味, 不料慈父多「敗兒」,幼子近年債務高企,虧空袁伯半生積蓄,令他老來心痛,竟要登報斷絕關係,連連嘆息說:「如他不肯悔改,我就當生少一個仔!」
摘自《星島日報》2014年9月21日A14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拒絕聆聽其他持分者的意見有何影響?
‧你認為怎樣的相處模式是最成熟開明的做法?
‧接納其他意見會為個人及團體整體帶來甚麼結果?

論點參考
社署總臨牀心理學家 劉家祖
巿民面對大規模突發事件,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但大多會隨時間消減,如果情況持續超過兩星期,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要考慮向專業人士求助,可致電社署熱綫。

紅十字會臨牀心理學家 張依勵
市民與親友討論佔中等政治議題時,應尊重對方意見,不應故意「撩交嗌」,例如指責對方「唔識嘢」,或者說對方「已被人瞞騙和利用」等語句都是禁忌,「在喜慶場合就盡量唔好講佔中」。

中港青年文化聯合會副主席 陸頌雄
過去我一直也通過面書與網友交流和收集民意,但漸漸發覺這個平台愈來愈出現「沉默的螺旋」現象,即在某一平台上聲勢較弱的一方基於群眾壓力下不敢發聲。故無奈地選擇了暫別面書,直至一天社會重回相對理性的氣氛。

觀點舉隅
甲同學:
當兩個人理念不一致,最重要是能夠平心靜氣好好溝通,把各自的意見提出來,慢慢商討。而不應該在沒商量之下,就斷絕來往。人與人的相處之道,貴乎坦誠,追求「和而不同」的多元思考方式。假如朋友、家人與自己意見不合就一下子絕交,往日的情誼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嗎?所以大家為了更好的相處,應該有商有量,減少大家的分歧和爭吵的機會。

乙同學:
面對朋友和家人的意見分歧,必定會相當氣餒,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至親。假如至親不明白、不體諒自己,還要加以批評的話,情緒更形低落。但世界並不是由一種聲音所建構而成,有正必有反,有負也有正;雖然不能夠令所有人的想法都跟自己相同,但世界追求真善美愛等普世價值並不會因此而改變。若果嘗試過以平和理性溝通後,未能達到共識,只好保留大家對事物持不同看法的權利,保護與之的關係。

小貼士
注意懶音 減少失分
廣東話有九種聲調,發音比普通話更困難。所以,形成懶音問題變得更容易。同學應該注意把字詞的每個音節發得完整,以免考官和小組討論組員誤會表達的意思,影響內容傳達的效果。如把「崇高」發成「唇膏」,豈不成了笑話?發音的正確與否,除了影響表達之外,考官亦會逐字直接扣分。所以同學記得要多練習,發好每個字詞,減少失分。

 

文: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