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話卷的提示
2014.10.24(1) 提供選擇的題目(正常有A、B、C),不宜說我的選擇(例如A)可以和你的選擇(例如B)合併。考評列出三個選項,目的是希望同學通過比較三者,從而深入討論。例如問你一幅畫送給中國,有甚麼元素,有熊貓、牡丹、長城,你說三者合併共同印在畫中,則符題目要求。然而,有些時候選擇之間是可以互相影響的,例如去年問衡量城市是否適宜的因素,有三個選項,其中兩個是:A(環境素質)、C(政治狀況),選擇C的同學則可以說政治會影響該地方的環境素質(必須列舉論證)。
(2) 例子的價值不在於例子的本身,在於你接下來的解釋。設例非常危險,謹記所舉例子要有代表性。
(3)「 談談你的看法」題型除了論述立場之外,也可以多角度討論題目的關鍵字眼,討論範圍較闊。「同意與否」的題型講究同學如何論證自己立場。「評論題」考核考生判斷是非、論評利弊,須先有立場,後加以闡釋。至於「共識題」,則全組必須有求同存異的心態。不論題型如何,討論時切忌堅執一己之見,對別人說法大肆抨擊,亦不能以辯論形式作討論。口語溝通,考核的是大家溝通的過程,如能收窄分歧、求同存異則更佳。
(4) 說話一卷,重點在「聆聽」,然後「說」。
(5) 首輪發言時間要充分利用,這是你第一次(希望不是最後一次)的完整發言。要有立場,至於深入論述一個論點抑或泛論各點,則視乎同學不同的處理方法。說話方式人人有異,不必刻意統一做法。
(6) 三揀一不代表是共識題,但如第3點所言,能收窄分歧、求同存異則更佳。另外,總結不是必須。而如果只是將全組同學的發言重複一遍對整體討論無效。謹記,你的每次發言,都必須對深化、全面剖析題目有正面作用。
(7) 不要死背句式、套語,公式化而且格格不入的用語只會予人突兀之感。
(8) 思維要反覆驗證,推論要合理,同時要逐步逐步推衍。曾有一題說話題目問何者飲品能代表青少年,選項有「水」、「檸檬茶」、「鴛鴦」。有同學說鴛鴦代表男友交合,而青少年不可談戀愛,所以「鴛鴦」不能代表青少年。其中推論,令人咋舌。
(9) 留意題目箇中句子關係。如非必要不要兵行險着,胡亂中立(視乎情況)、胡亂將題目切割都非常危險。量力而為,穩中求勝才是應考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