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命理及個人努力何者較重要?

2014.10.21
666 666

題目
臨近年尾,坊間又出現了不少的運程書,很多市民也買來一覽來年運程。不少人認同風水命理可趨吉避凶的說法,一些則嗤之以鼻。命理及個人努力,你認為何者比較重要?試討論之。

資料一
中新網6月25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多倫多士嘉堡居民、來自香港的關桂強(Kwai Keung Kwan,譯音)贏得649彩票逾360萬元(加元,下同)頭獎獎金後欣喜若狂。這位頭獎得主說:「這是目前為止我贏到最多的獎金,我還是不敢相信!
擔任幫廚的他,打算用獎金來購屋買車。關桂強是在土嘉堡Borough Drive上的Shoppers Drug Mart購得他的中獎彩票。 摘自《中國新聞社》2014年6月25日

資料二
命運在我手,還是命運早已被安排?麥迪文於科幻愛情新片《天網逆緣》中飾演炙手可熱的政壇新求一見傾心的女孩,為與魂牽夢縈的她共相廝守,他決定要擺脫命運的布局⋯⋯
摘自《天網逆緣》(The Adjustment Bureau)電影資料

資料三
「我以為,佢以後都要走得比別人慢,最後,佢跑得比別人快。佢係我個仔:蘇樺偉。」這個藥品廣告,令香港好多人知道蘇樺偉,亦學懂何謂「不認命」。新世界發展(017)旗下的「飛躍新世界」可持續發展社區計畫,日前舉行了一個「飛躍新世界年度派」,仲請來蘇樺偉做嘉賓,向在場年輕人解說自己的奮鬥史。
蘇樺偉是香港傑出運動員,曾於多屆傷殘人士奧運會奪金、目前為男子100米及200米傷殘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他天生痙攣,但憑着毅力在跑道上屢創佳績,非常不簡單。

摘自《 星島日報》2014年8月26日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只信命理而不努力的話,會有甚麼問題?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有甚麼客觀因素不能改變的?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有甚麼人為因素有助我們達成目標?
‧努力後的成果是不是可以量化?為甚麼?

論點參考
科學家 愛因斯坦
天才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臺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天才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科學家 愛因斯坦人的一生成敗其實是「努力」和「運氣」二者所共同塑造的。少了其中之一,很難達到所謂的成功,而失敗者也未必是努力不足,因為可能真的是運氣使然。而且到了相當年紀,會發現人生到此,真的與許多意料外的巧合密不可分。

中國詩人 李白
只要有恒心,鐵柱磨成針。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命理較重要。有些人一出生已擁有美貌,又有些人非常幸運,會中獎,這些全都是命運使然,如何努力也不能改變。當然,亦有人白手興家,但他們付出的努力是比有先天 優勢的人來得多,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乙同學:

我認為努力較重要。有很多人出身貧窮,但憑着自己的努力也能闖出一片天。我們經常把成功量化為金錢的多寡,但其實成功有很多種,一個人由原本不懂得跑步,到成功學會跑步就已經是一個努力的成果。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作出改變。

丙同學:

我同樣認為努力較重要。有人先天身體殘缺,但憑着努力也可跟健全人士一樣生活。以盲人為例,他們先天學習條件較差,比健全人士需付出多幾倍的努力。但有很多盲人也成功升讀大學,這證明努力就能改變命運。不過,我也同意有些事的確是由命運控制,但始終我們下的決定才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命運只是輔助的角色。

小貼士
加插例子更具說服力
小組討論的題目有時候並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同學可以和應一些反面的事例,但重申自己列舉的事例同樣合理。另外,同學可以在討論期間作出小總結來令表現自己的歸納能力。同學在日常生活宜多閱讀報章及圖書,在討論期間加插名人的事例或相關的語句,也可令討論更豐富及更具說服力。

 

 

文: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