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卷一練習:私人球場 麥樹堅

2014.10.16
649 649

範文

十五歲那年,下課後的天空好像被蓄意留白,白茫茫一片教人乏力,白了幾個月後甚至變成淺灰色了。

學校和海相距幾百米,海邊又伸出幾百米的防波堤。一個灰色的下午,風勢和緩,但熱力不減,我們嘗試走到最接近海的地方,用改錯水在爬滿水曱甴的岩石上胡言亂語。忘記了那天是不是有人失戀,抑或純粹不想回家溫習,我們躲在那裏聊天,瞇着眼看遠處小島上的建設工程,直至五時許有人要回家「報到」才離開。

路上波文不懷好意地奸笑,誓要找出那塊寫上「愛你直至消失天與地」的石頭——那是不久前他慫恿我寫的,如今他想找出來重新嘲笑一番。突然有籃球彈地的聲音引起我們的注意——這下聲響像一滴溶在水裏的血,無論有多遠都令我們這群鯊魚男瘋癲起來。龜強發現圍牆後一排兩層高的平房裏,靠邊那一幢的花園安裝了籃球架。籃球在我們仰望的視線裏起起落落,聽着籃球和球鞋接觸地面的聲響,我們一同幻想圍牆裏的世界。

「綠色膠地的練習場。」高佬說。

「有外籍教練。」龜強說。

「穿黑白色佐敦十一。」波文說。

無法證實的想像不能填飽我們的飢餓,悻悻然離開時,不知是誰說︰「將來我們合力買下三幢平房,將花園之間的牆打碎,建一個私人籃球場,屆時甚麼時候都可以打球了。」我們的想像一下子擴充至一個球場︰要有名師設計的主場標誌,有承受得往奧尼爾體重的油壓籃框,我們個個都穿明星級球鞋⋯⋯將來若有兒子,在私家場裏操練不難成為港版Penny Hardaway或Reggic Miller。

「喂,籃球彈到牆外怎麼辦?」龜強的思考一向比較周全。

「既然有錢,就別吝嗇一、兩個球啦。」兩、三個人異口同聲說。

其後的日子天色深得像溝渠水,大家拼命補課測驗補習考試,抬起眩暈的雙眼只看到自修室鱆魚嘴似的通風口。如果會考結果反映大家對「既然有錢」以及擁有私人球場的決心,那麼我必定是最軟弱的一個——波文、龜強、高佬等人都原校升讀,只有我要跑去另一所中學乞求學位。


賞析

記憶的虛實

作者背景
〈私人球場〉是麥樹堅求學時代的記憶,讀起來很青春,又帶點憂鬱,有年輕人的天真與幻想,也有現實的桎梏。麥樹堅畢業於浸會大學中文系,是第一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散文組冠軍,現於浸會大學語文中心任職二級講師。他文武雙全,既愛寫作,也愛籃球。

寫作手法
此文寫記憶,記憶是模糊的,是不可靠的,有時我們會用想像填補記憶的空白,反映在文章中,便成為文章的虛與實兩個不同部分。〈私人球場〉裏有三樣東西是實的,第一是天空,「十五歲那年,下課後的天空好像被蓄意留白,白茫茫一片教人乏力,白了幾個月後甚至變成淺灰色了」,作者記憶力竟然這麼好,能清楚記得那年天空?可能吧,文中對天空的描寫,其實象徵着成長的未知和乏力,十五歲,對未來一無所知,看不清前路,加上公開試在即,學習壓力叫人疲乏。

第二樣實的東西是籃球,籃球彈地的聲音引起「我」和同學的注意,「這下聲響像一滴溶在水裏的血,無論有多遠都令我們這群鯊魚男瘋癲起來」,多麼新鮮、傳神的想像!籃球是此文的主題,也是一條綫索,連繫着今與昔、夢想和現實。

第三是人物之間的對話,多年前的對話竟能記清楚每個字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這種把對話寫得實在的手法,能增加臨場感,也起到刻劃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你看對話都是跟籃球場有關的。

至於虛的部分,包括「忘記了那天是不是有人失戀,抑或純粹不想回家溫習」、「我們一同幻想圍牆裏的世界」、「我們的想像一下子擴充至一個球場」⋯⋯前者是日子久遠記不清,後者是少年的想像,不是真的。這些虛的部分,擴闊了單純和寫實的記事,同時令實的部分更實在,更讓讀者記得住。

寫文章要善用敍述的時間,除了「現在式」,也可以寫「過去式」,拉開一段距離,虛實交替令作品更多變化。


題目

試根據前頁範文,完成以下練習。

1. 「下課後的天空好像被蓄意留白,白茫茫一片教人乏力」運用了甚麼修辭技巧?其作用是甚麼?

2. 本文以「私人球場」為題,文中以怎樣的伏綫帶出題旨?試分別說明之。

3. 文章多次出現對話描述,這種手法對文章起了怎樣的作用?

4. 你認為作者最終可以獲得這個「私人球場」嗎?何以見得?


參考答案


1. 運用了象徵手法。「天空是白的」是科學,是理性,但以「好像被蓄意留白」則將客觀陳述變成主觀思考。天空的白,留白的白,都給人一種空泛、無能為力之感。這種象徵取材自大自然,取材自生活,是人人皆可得的概念,以此作為文章開首,不單能以簡單事物帶領讀者進入主題,更能婉轉點明題旨——「考試給作者一種無力之感,那是面向將來一種空白之感。」為下文作耐人尋味之伏綫,給讀者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2. 文首先以「白茫茫一片教人乏力」為引子,說明作者處於前路茫茫的考試前夕,為後文「私人球場」的難以實現作為鋪墊;其後以「突然有籃球彈地的聲音引起我們的注意——這下聲響像一滴溶在水裏的血,無論有多遠都令我們這群鯊魚男瘋癲起來。」點明主題,聽而未見的籃球令作者及其友人神往,進一步帶出他們對「私人球場」這種優渥的未來生活的憧憬;篇末以「其後的日子天色深得像溝渠水,大家拼命補課測驗補習考試,抬起眩暈的雙眼只看到自修室鱆魚嘴似的通風口。如果會考結果反映大家對「既然有錢」以及擁有私人球場的決心,那麼我必定是最軟弱的一個。」將讀者從夢想拉回現實,再一次以「私人球場」的可望而不可即曲綫重申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層層遞進地將讀者帶到夢想跟前再重返現實,回應了那首段提出的「乏力感」。

3. 以對話代替描述,就是把讀者由第三身演化為第一身,親身感受作者當刻的期待與憧憬,同一時間為曾經歷過的讀者記下回憶。對話於文章的作用就是帶出現場感,讓讀者恍如置身其中,親歷其境,提升文章感染力。

4. (此題為開放式題目,考生能自圓其說即可。)不只天空的顏色帶有象徵意義,題目「私人球場」本身就是一種最深刻的象徵意念:那是年輕人能掌握將來、抱擁理想生活的美好願景,可惜現實歸現實,這種理想現實的落差,更顯得青春無疆,年少輕狂。
從文章開首,作者即鋪墊了這個願望只能是一種幻想。「白茫茫一片教人乏力,白了幾個月後甚至變成淺灰色了。」本來是無限可能的天空,給作者以無力感,最後甚至成為淺灰這種無可奈何之顏色,就是說明這個「私人球場」由始至終都是美夢一場。及後作者也曾經展示其付出——「大家拼命補課測驗補習考試,抬起眩暈的雙眼只看到自修室鱆魚嘴似的通風口」,曾經盡力期望將夢想成真。可是最後一句︰「波文、龜強、高佬等人都原校升讀,只有我要跑去另一間中學乞求學位。」說明這好夢幻滅了。


補充解說

這是一篇青澀的文章。這也是一篇很難擬題的文章。

青澀的文章讀來興味盎然,因為有懷緬空間給曾經經歷過的,因為有想像空間給仍在追夢的。亦因為這種「似有還無」、「似是而非」的描刻,考生一般難以斷定答案。

近年,考評局也倒喜歡以這類文章為題,一方面為學生的生命泛一點漣漪,記載成長的痕迹,一方面也為設題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也就是因為這種創作空間,題目深度廣度皆可能有不同演繹,考生宜多加注意。

題目以結構提問、內容引申為主,考生宜在閱讀題目後嘗試咀嚼文章,以作品之寫作背景為思考中心,推敲文章的深層意義。平日倘能多花時間於理解不同作者之時代背景,對答題亦有幫助。本篇題目以提問修辭手法為主,期望提醒同學的審美能力,加強同學迎戰深度閱讀考核之能力。

賞析:可洛 出題:陳匡正老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