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形象工程 不代表我城!

2014.10.13
596 596

內地荒誕事情多,早前舉辦的南京青年奧運會,為了美化場地栽種大量名貴樹木,但瞬即枯萎被棄置,用完即棄,有人質疑是誤植樹木品種所致;在廣西柳州,說好了要建比美國自由神像還要高的柳宗元銅像,但起了部分又遭下令速拆。現代中國社會,為了趕及大國的發展、叫世界看得起自己,形象工程不斷,到處都是又高、又大、又貴的建築,可是這些建設沒有以民為本、欠缺規劃,以致造成投資和資源的浪費。

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

主題:中國的改革開放+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在何等程度上是可行的?當中有甚麼挑戰和機遇?
‧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怎樣影響環境和能源的使用?


廣西:柳州柳宗元銅像


江蘇:淮安市環境保護局辦公樓


安徽:阜陽市政府大樓


江蘇:揚中園博園河豚


內蒙古:赤峰市體育場


河南:洛陽市辦公大樓


河南:濮陽政府綜合辦公大樓


四川:綿陽市辦公大樓


江蘇:無錫辦公大樓

荒唐例子 遍布省市

除了南京青年奧運會的樹木、柳宗元的銅像外,內地的奇怪,甚至有點荒唐的形象工程不勝枚舉。近幾年就有這些「著名」的例子:

‧河南省鄲城縣興建一條長四點五公里的觀光鐵路,但這兒不是旅遊勝地,沿綫並無景點,花了近千萬元人民幣興建,卻從沒營運過,據說是因為第一次試車就翻車。

‧安徽省安慶市花了六千多萬元人民幣建了一座政府辦公大樓,面積四萬多平方米,等於八點五個美國白宮大小,外形亦有點相像;大樓設施完善,有露天咖啡座和音樂噴泉⋯⋯。問題是,這縣市屬於貧困級別,每年財政收入才一億多元。

‧江蘇阜寧縣的一大遍農地上,興建了面積約四萬平方米的公民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山寨版的世博中國館,耗資三百五十萬,目的是要弘揚中國世博文化精神,和建立地標。

建鐵路、起政府大樓和地標建築,有何不妥?為甚麼人們不把青藏鐵路、○八年北京奧運和一○年上海世博都一併歸納為形象工程,卻稱以上例子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形象工程 有貶無褒

那麼,同學首先要清楚形象工程的定義。明顯地,「形象工程」四個字已含貶義。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指出,形象工程是指政府沒有根據當地民生需要,就耗資巨額金錢建造的工程項目;網站「百度百科」更直接說出,這些是領導幹部為了個人或小眾利益和目的的行為,是勞民傷財又浮華無效的工程項目。

民眾金錢 個人私利

簡單來說,形象工程引起爭議,是因為官員為了一些無實際需要,純粹個人私利或炫耀心態,所費不菲,甚至要政府舉債興建回報率甚低的工程;好像內地新聞周刊《瞭望》,最近就揭發安徽一個貧困縣,每年可用的財力只有七億元,但為了形象工程卻負債四十億元,其中一項工程是在八公里長的大道設置仿唐代宮燈的街燈,不說造價,單單一年電費就要三百多萬元!

中國崛起,但貧富情況嚴重,社會資源就此被浪費,難怪令人氣憤。其實很多中國人都知道問題所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年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九成七市民認為自己身邊存在形象工程,其中五成人更表示有「很多」。

審計出手 遏止歪風

人民都察覺到的問題,政府又知不知?中央當然是知道的。最近,內地審計署發布了《關於加強對奢華浪費建設審計的通知》,推動全面清理整治奢華浪費建設工作。相信是因為這道行政命令推出,所以廣西柳州迅速拆除興建中的項目──投資七千萬元人民幣、高六十八米,比美國自由神像更高、號稱「中國最高人物銅像」的柳宗元銅像。

動土準則 難以審核

中國政府出《通知》來遏止歪風,成效有待確認,不過執行上是有難度的,例如要各級審計部門注意以「改善人居環境」名義修大廣場、挖人工湖、建大噴泉的項目。廣州近年不斷挖人工湖,好像最近五年就有十三個已建成或興建中的人工湖,另有四個尚未動工;當地政府指出造湖是要美化環境,帶動附近土地升值,為GDP作貢獻,未知有關部門如何審核該與不該。

香港例子 可作參考

解說至此,同學應能了解內地社會的建設工程存在的問題,而內地以審計的層面去處理,這是最好的方法嗎?大家不妨想一想,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地方建設上是怎樣做!

公眾諮詢 開誠布公

政府須謹慎使用納稅人的賦稅,把資源合宜地分配在社會各個環節上,不隨便亂用,這是常識吧!香港若要興建甚麼工程,要獲得立法會的審批,才獲撥款;審批時會考慮公眾的意見,甚至會先作公開諮詢,讓大眾可作監察。雖然有許多備受爭議的工程最終都獲通過,例如高鐵項目,但至少不是為了個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避免流於形象工程。大家同意嗎?

小結

形象工程的誕生,相信大部分都離不開金錢上的利益。若說美化環境,本是無可厚非,但南京奧運村的樹木紛紛倒下,難免被人質疑是形象工程;更令人不滿的情況是為立新而破舊,摧毀具歷史價值的舊建築,再建造仿古的新建設,是否有點本末倒置?

資料庫:內地的形象工程民意調查
中國內地形象工程氾濫且勞民傷財,有媒體早已發覺並對此進行過民意調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於年前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訪問了一千六百二十人,結果發現:
‧97.5%的人指自己身邊存在形象工程,當中半數人表示「很多」;
‧對於為甚麼形象工程會愈來愈多,最多人(73%)選擇「對形象工程的問責和懲處機制有待完善」;
‧問到如何可避免,75.5%的人指出「重大工程必須全程透明」;
‧68.5%的人表示形象工程不能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
‧65.1%的受訪者認為最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是「歷史文化遺迹」;
‧只有6.3%的人認為「新建的大型工程」能代表城市形象。



相關辭彙
‧形象 Image
‧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
‧公共財產 (公物) Public property
‧公共設施 Public facility
‧公眾利益 Public interest
‧社會發展 Social development
‧社會價值觀 Social value

Mind Map:形象工程出現的原因與影響



學習教材

設計出位 增添吸引力?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新聞圖片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你認為三幅圖片中的建築是形象工程嗎?它們有何共通點?(4分)
2.請分別講出圖中三個工程引起的爭議點。(6分)
3.假如說「圖二的形象工程相對其餘兩個是最沒問題」,你能理解是甚麼原因嗎?(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是。這些工程的原意,都是出於想美化環境、增加地方吸引力以吸引遊客,相信亦有炫耀的意圖。
2.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圖一,為了美化場地,不顧樹木的生長期,用完即棄;圖二,出位設計卻惡評如潮,予人庸俗感覺;圖三,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圖二是一間酒店,相信興建和設計都是商業決定,建築費來源亦是企業的資金,所以即使劣評如潮,亦沒有讓人民有何損失,相對其餘如南京青奧建設和政府辦公大樓,均要花費公帑,影響較輕。)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時事漫畫,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這幅漫畫能解釋中國首都北京近年的發展情況嗎?(6分)
2.你能說出圖中一些地標建築物的名稱嗎?(4分)
3.承上題。你認為這些是不是形象工程?(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北京已是國際大城市,但跟許多古老城市一樣,她的褪變並不完全,城市中有達世界級的先進規劃和發展,亦有不少落後的舊區。令到新北京出現的,是舉辦○八年奧運會,這項國際盛事促使北京大肆進行城市改造,催生了許多新建築。
2.奧運場館水立方、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等等。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先思考何謂形象工程,是否適用於北京的情況──北京是在投資建設城市以取得更多回報,還是只花錢在領導面上貼金?給大家多一些資料,美國諮詢公司科爾尼(A.T. Kearney)報告顯示,全球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排名,北京今年首次躋身全球前十位,由兩年前的第十四名躍升第八名。)

參考資料
網頁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
http://www.china-citynet.com/yjh/csdp_show.asp?id=3414
‧新華網:地方頻曝舉債建奢華形象工程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4-08/03/c_126826023.htm
‧國家審計署將清理挖湖造景
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4-09/09/content_2159900.htm

載自2014年10月13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