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若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你會選擇「先發展後保育」還是「先保育後發展」呢?

2014.10.07
553 553

題目
很多人也認同城市的發展應要顧及環境的保育,若以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為主要例子,你會選擇「先發展後保育」還是「先保育後發展」呢?

資料一
有關本港第三條機場跑道的環評報告,料今日經互聯網上載供公眾查閱,並展開約30日的公眾諮詢。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跑道工程計畫需填海650公頃,或令在北大嶼山生活約65條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永久消失,亦嚴重阻礙海豚的移動路綫,直接影響海豚的生活環境。
摘自2014年6月20日 《am730》A12

資料二
機場增建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的諮詢期日前屆滿,但爭議聲音未減退,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表示,機場的航班頻密程度,影響企業是否在港設總部或舉行大型會議的決定,預計機場現有雙跑道系統最遲於四年內飽和,若沒有第三條跑道承接,估算本地生產總值(GDP)將大跌一成,且未計及其他無形損失。
摘自2014年7月27日 《東方日報》A23

資料三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發展延遲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甚麼影響?
‧環境被破壞對人類有甚麼影響?
‧人類的活動和動物的生活環境存在着怎樣的關係?

論點參考
航空業從業員、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顧問 陳杰:
如果有足夠證據證明第三跑道的工程威脅到海豚的生存,那麼人類的確有維護大自然一切生物不被滅絕的義務,但如果說工程只是讓海豚暫時離開本港水域,甚至是永久離開這個水域,去了其他地方繼續生存,根本不牽涉到生存或絕種問題,那麼有關團體是否有必要為反對而反對呢?持續的內耗不會讓中華白海豚移民,但卻會讓一群意興闌珊的專業人士離開。

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會耗資2,000億元,工程費用比深圳、廣州機場建新跑道貴上十倍、二十倍,比較成本效益是絕對的不合理⋯⋯在生態環保方面,無論機管局怎樣解說,總是會構成衝擊,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若是第三跑道有經濟效益,還可作出犧牲。可是沒有新增空域,第三條跑道便是浪費,若還要生態環保作犧牲,不僅是不合理,更屬荒謬。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馮嘉耀:
筆者絕對同意不應只計算經濟效益,但環保人士倡議環保理念時,又有否計算保護環境的成本?社會又是否願意共同分擔呢?香港國際機場是本港主要基建之一,希望社會爭議會拖垮第三跑道項目,更希望環保人士多作建議,減少興建第三跑道對環境的破壞。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先保育後發展」的方案較好。發展延誤短期內可能令香港生產總值下降,但香港還有其他優勢足以維持競爭力。舉例來說,香港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的法律來保障所有投資者的權益。人和動物息息相關,人的一個決定可能令一個物種得以存活或消失,兩者需要找出共同的生存空間。而且,溫室效應、冰川融化等環境問題也令人類的生存環境質素下降,故先正視保育問題也是有益於人類的。

乙同學:
我認為「先發展後保育」的方案較好。發展延誤令香港的競爭力下降,其他城市發展迅速,稍有差池便會被迎頭趕上。人和動物當然有緊密的關係,但人也不可以因為影響環境而不作出發展。以興建第三跑道為例,機管局已經提出補償方案,工程完工後設立海岸公園也會重新吸引白海豚回港。我認為這已經足夠。

小貼士
全面思考 勿舉棋不定
由於題目已經清晰要求同學在兩個立場中作出選擇,所以同學切勿舉棋不定。資料提及了正反的觀點,同學不妨在討論期間略提一些和自己意見相反的觀點,然後分析這些觀點有何漏洞。這種方式能反映出同學具有全面的思考,同時亦令持相反意見的同學作出更深層的思考。

 

 

文: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