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2014.10.07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①。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②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③豆,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④,蓋其慎也。郰⑤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孔子要絰⑥,季氏饗⑦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餘侮。饘⑧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其恭如是。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厘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複善待,由是反魯。
《史記.孔子世家》(節錄)
註解
1. 陬邑:偏遠城鄉
2. 圩:防水護田的土堤
3. 俎:擺放祭品的器物
4. 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5. 郰:魯國地名,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
6. 絰:古代喪服上的麻帶子
7. 饗:用酒食招待客人
8. 饘:稠粥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三命茲益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不 b. 這、這個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家境貧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長大成人,曾經做過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統計準確無誤;又曾做過司職的小吏,使牧養的牲畜繁殖增多。
首段,介紹孔子的出生地3._____(2分),指出孔子的祖先為宋國人,日夜祈禱終於生得孔子。
魯國昌平
由於孔子的頭顱中間4._____(2分),就取名為丘,取字為5._____(2分)。
凹陷 / 仲尼
次段,孔子出生後父親6._______(2分)便過身,安葬於防山。
梁紇
在孔子孩童的時候,以陳列俎豆及各種7._______(2分)做遊戲,練習禮儀動作。
禮器
孔子母親去世後,由於孔子為人8._______(2分),先把靈柩放到五父之衢,其後再運到防山與孔父合葬。孔子服喪腰間繫着9._______(2分),隨季氏宴請士人而去。
謹慎 / 麻帶
第三段,孔子時年十七,魯大夫孟厘子告誡兒子,孔子是聖人之後,祖父輩滅於宋,曾相佐戴、武、宣公。富貴之人用財物相人,仁義之人用10._______(2分)送人。身為兒子或
11._______(2分)不要考慮自己的得失。後來孔子返回魯國,求學於他們的弟子愈來愈多。
言語 / 臣子
12. 試從本文歸納孔子對禮樂的堅持,與其性情有何關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幼的孔子,會以排列祭祀的禮器陳設為遊戲,說明他早已對禮樂儀式有所重視。孔子生於清貧之家,對長大後出任計量官的職位,謹慎的性格勝任工作。又從安葬母親的安排,看出孔子緊守禮法,讓父母合葬五父之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