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古代眉妝 千奇百趣

2014.10.03
536 536

女生天性愛美,是不爭的事實。所謂「沒有醜的女人,只有懶惰的女人。」即使先天不美,後天多加努力,例如化妝,也可以讓人變漂亮!女生早在二千年前的先秦時期,已經深深明白到這個道理,古代女生也會化底妝、畫眉、刷胭脂、塗唇膏,甚至會貼花鈿畫斜紅,真的比現代人更講究!

漢代潮興 惆悵八字眉

畫眉這個化妝步驟,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形成,到了秦代開始普及。至漢代盛世,社會經濟繁榮穩定,女性亦開始講究妝容。漢代最流行八字眉,據《妝臺記》載「漢武帝令宮人作八字眉。」漢武帝喜歡一種呈「八」字形的眉妝,看起來一臉哀愁,像無時無刻都在皺眉!還有一件趣事,當時有個大官,每天都會為妻子畫眉!《漢書.張敞傳》:「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一,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其他大臣看不過張敞,堂堂一個京兆尹(官名),居然替女子畫眉,於是向漢宣帝打小報告。但是宣帝賞識張敞的才能,沒有責備他。

楚楚可憐 唐代悲啼妝

歷史上最講究眉妝的朝代,非唐朝莫屬!李商隱其中一首〈無題〉詩寫到當時的女性:「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小小年紀已經懂得對鏡畫眉,可見當時女性有多講究化妝!初唐時期社會經濟仍未穩定,這時無論是女性妝容、髮形還是服裝,款式都只是沿襲隋代的式樣,比較簡單。盛唐時國力強盛,女性對妝容亦愈來愈講究,唐玄宗更「令畫工畫十眉圖」命畫工設計十多種眉形,包括鴛鴦眉(八字眉)、小山眉、垂珠眉、卻月眉、逐煙眉、倒暈眉等。

唐代女性在畫眉前,也會先用鑷子拔去部分眉毛,修飾一下眉形,然後把石黛或青黛在黛硯上磨好,再用眉筆蘸上研磨好的顏料,一點點描繪眉形。可是眉妝發展至晚唐,卻開始「走火入魔」,據白居易《時世妝》描述,過分造作反而不美:「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泥一樣的黑唇色、八字愁眉、似哭非哭的悲啼妝,實在古怪至極!


以現代的審美觀而言,的確會覺得八字眉很滑稽。

眉目喻山水 借代閨怨愁

詩詞歌賦裏,經常讀到像「青黛」、「眉頭」、「顰眉」等字眼,寫的除了是女子的容貌,還有可能是比喻山水風景,像美女的眉目一樣美。如以下一首詞: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作者一開首便寫到流水像人的眼神,山巒就像皺起的眉頭,表示了送別友人的不捨之情。問到友人將到哪裏去,他答要到一個「眉眼盈盈」的地方,即是一個充滿着秀麗山水的地方。這一句,也可解讀為友人要到一個有「盈盈秋水」般清澈眼神的女子身邊。因為「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兩句的「春」除了指春天,也似是比喻友人要與心上人在一起。

史達祖的〈雙雙燕.詠燕〉:「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中的「翠黛雙蛾」則是比喻閨中女子,翠黛是指青黑的眉色,雙蛾則是古代的一種細長的眉形。後一句說女子每天都一臉愁容,獨自憑欄守候遊子。除了上述的詞,詩詞寫眉,很多是都是寫愁。像蘇軾〈蝶戀花〉:「眉間已作傷春皺」,以及杜牧的〈寄遠〉:「兩葉愁眉愁不開」,都是以女子皺眉寫愁的例子。

護膚小秘笈──洗面篇

護膚的第一步,當然是要做好清潔!現代的洗面用品五花八門,有洗面泡泡、洗面奶、洗面粉等等。古代沒有這些產品,女士們都用最天然的物品來護膚,就是「洗米水」了!《禮記.內則》:「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當中的「潘」,就是「洗米水」。

胭脂水粉 必備item

每個女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白裏透紅的肌膚,但又有多少人能得天獨厚,擁有人人稱羨的皮膚呢?先天不足就惟有靠後天加工,拿起胭脂在蘋果肌上輕拍,立刻變得更有神采。別以為現代女性才懂使用胭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女性已經會在臉上「施朱」了!

漢代以後 胭脂流行

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女性已懂得使用胭脂,但是胭脂在漢代以後才真正成為潮流。在漢代詩歌中,我們可以發現少女使用胭脂後的動人姿態,〈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娥娥紅粉妝」,就是描寫一位臉上塗了濃濃紅妝的少女,當時的女性都是濃妝艷抹,不像我們現代追求裸妝。如果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來到現代,一定會被取笑塗得像「馬騮pat pat」。《開元天寶遺事.紅汗》記:「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楊貴妃流的汗都是紅色的,用手帕擦拭後呈桃紅色。由此可見在唐代,把臉塗得紅通通才是時尚。

古代胭脂 化妝同時護膚

古代科技不如現代發達,化妝品也只能利用天然的材料製造。紅藍花,又名紅花,就是胭脂的常用原料,而其他還有石榴、重絳等。紅藍花具有活血化瘀,化滯消炎的功效,對皮膚表面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防止皮膚衰老,化妝同時護膚,一舉兩得。另外,據《唐會要》記載,「紫礦」也是製作胭脂的材料。而玫瑰當然也少不得,早在唐代,人們就知道用紅色的薔薇花來製造顏料了。白居易一首詠薔薇的詩說到「剪碧排千萼,研朱染萬房。」可見當時薔薇數量稀少,只有皇親貴族才能用到名貴的胭脂呢!

胭脂 是花也是女子

說起胭脂,自然會聯想到美人梳妝的唯美畫面,所以古人寫詩,也愛用胭脂來借代女子。如李後主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首詞是感嘆時光飛逝,春花實在凋謝得太快了。「胭脂淚」一句,作者以流淚的女子比喻為花,為了人生苦短而無比惆悵。

除了以胭脂借代女子,詩詞裏亦常見以胭脂比喻花朵、果實、日出日落等景物。如歐陽修的〈涼州令.東堂石榴〉下片:「一去門閒掩,重來卻尋朱檻,離離秋實弄輕霜,嬌紅脈脈似見。燕脂臉,人非事往眉空斂,誰把佳期賺,芳心只願長依舊,春風更放明年艷。」就以女子的「燕脂臉」比喻石榴的果實,紅潤明艷的顏色。白居易的〈戲題木蘭花〉,則把木蘭花比喻為胭脂:「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在陽光的照射下,木蘭花像打開胭脂盒般綻開了花瓣,以胭脂比喻木蘭花開的美艷。素淨粉嫩的木蘭花,被風一吹,就開得更盛了。木蘭花如此美麗,難怪會讓人誤以為是美麗的女子走過來。

胭脂的顏色還可以寫日出之美,如歐陽修〈漁家傲〉的下片:「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陽借出胭脂色,欲落又開人共惜。秋氣逼,盤中已見新荷的。」雨下了一夜,讓天空染上一片如水般碧綠的顏色,初升上來的太陽,向天空借出了如胭脂般的紅色。

護膚小秘笈──乳液篇

護膚的第二步,就是要塗上潤膚的乳液,讓皮膚保持水潤潤的狀態!聰明的古人就用了三十多種藥材和香料,包括桅子花、生豬脂肪、沉香、當歸等等,用炭火燒製成「面脂」,宋代詞人周邦彥〈月中行.怨悵〉:「蜀絲趁日染乾紅,微暖面脂融。」就有面脂的記載。

美人對鏡點絳唇

舒淇和安祖蓮娜的性感豐唇是現代的「美唇代表」,不少女生都趨之若鶩,有些人甚至會利用醫學美容的方法,在嘴唇注射透明質酸,營造豐唇效果。不過,在中國古代,美女的嘴唇應為紅潤而有光澤,重點是要小巧,「櫻桃小嘴」才是古人那杯茶。

美女必備 櫻桃小嘴

早在先秦的《楚辭.大招》中,「硃唇皓齒,嫭以姱只」就是描寫女子唇紅齒白,美麗的樣子。據孟棨《本事詩.事感》記載,白居易有兩個年輕貌美的妾侍樊素和小蠻,白居易曾作詩稱讚,「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形容樊素的口唇小巧紅潤,就像熟透的櫻桃一樣嬌艷欲滴。所以,如果你擁有性感豐唇,在古代是完全稱不上美女啊!

點唇畫出心心嘴

沒有櫻桃小嘴怎麼辦?沒關係,利用化妝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打造完美嘴唇。古代女性的唇妝稱為「點唇」,所謂「點」就是不把上下唇全部塗滿,而是在下唇中間部位塗成很小的櫻桃或花瓣形狀,改變原有唇形,看上去就像櫻桃一樣,達致櫻桃小嘴的效果。

「檀口」和「絳唇」都是用來形容美女的嘴唇,原來「檀」是一種淺紅色或淺綠色的顏料,在古代常用作口紅,所以「檀口」便成了描寫女性淺紅色嘴唇的專用詞。唐代詩人韓偓的〈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黛眉印在微微綠,檀口消來薄薄紅」。現代的唇膏,在古代稱之為唇脂或口脂,是以硃砂和動物脂肪或骨髓造成的。古代女性十分重視和鍾愛口脂,《唐書.百官誌》記載,「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古時的女性會用雕花象牙筒來盛載口脂,可見它在諸多化妝品中的珍貴地位。


清代不同形狀的唇妝,同樣強調小嘴。

古代大熱紅唇妝

潮流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像今季秋冬大熱的紅唇妝,其實早就流行了不知多少個朝代了。所以詩人寫的「絳脣」,就是指女子唇妝的紅色。如漢代揚雄的〈蜀都賦〉:「眺朱顏,離絳脣,眇眇之態,吡噉出焉。」就是寫遠眺一名紅粉緋緋,塗紅唇妝的歌女,以飄渺動人的姿態,唱出抑揚頓挫的歌聲。又如南朝梁江淹的〈詠美人春遊〉:「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寫美女的皮膚雪白得像剔透的美玉,雙唇則恍如晶瑩的明珠,點上了紅色的口脂,後代把此句化為詞牌名〈點絳唇〉。

如上文,古人除了講究唇色鮮紅,還追求唇形細小如櫻桃。像蘇軾的〈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绛唇得酒爛櫻珠。樽前呵手鑷霜須。」上片寫作者想像明年的麥子豐收,要是百姓都能吃飽,我就沒有憂愁。下片的「翠袖」借代歌女,她紅潤雙唇在酒後更加鮮艷,像熟透了的櫻桃。作者以櫻桃比喻歌女的紅唇,亦見當時以小嘴為美的審美觀。紅唇還有一個有趣的比喻,就是漢代王褒〈洞簫賦〉中「鎪鏤離灑,絳脣錯雜。」以絳唇比喻為紅色的簫孔。

米粉是古代粉底?!

春秋戰國時期的女性,已經有用粉來化妝,如〈戰國策.趙策〉所記:「彼鄭周之女,粉白墨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而她們所用的「粉」,是用米磨成的粉末,可以美白!除了米粉,古人還會敷「胡粉」,成分含有鉛,所以又稱為鉛粉。

※本文仿妝相由Nao亂亂畫提供:
http://www.facebook.com/NaoGatitaNao

 

文:Andrea、Ethe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