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探討香港勞工短缺問題

2014.04.30
4720 4720

新聞議題練習紙

文︰何美樂  圖︰星島圖片庫

背景

香港失業率近月一直維持低位,從數字看,近乎全民就業,而社會上,又經常傳出基層工種流失率高、聘請困難的問題。最近政府有意擴大輸入外地勞工,解決零售、建造、飲食等行業的人手不足,但工會則指應先善用本地人力資源,保障本地工人飯碗,究竟本地勞工是否存在短缺問題?政府又應如何應對?

新聞重點

•了解本地勞工短缺狀況
•認識輸入外勞引起的爭議
•探討勞工短缺的成因
•探討紓緩勞工短缺的方法

新聞資料

勞工短缺現況

資料一:本地失業率低
本港一月至三月失業率維持百分之三點一,就業不足率亦不變,持續在百分之一點二水平,總就業人數減少約一萬人,至三百七十餘萬人,失業人數則增加六千六百人,至約十一萬九千人。失業率上升主要見於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下跌則主要見於金融業。
摘自2014年4月23日《星島日報》A6

資料二:建造業缺過萬工人
政府早前研究擴大輸入外勞計畫,香港建造商會昨公布調查結果,顯示現時地盤整體勞工短缺率超過一成六,推算全港工地現時欠超過一萬名工人,當中以紮鐵及模板工人等工種情況最為嚴重。商會建議,應從外地補充勞動力,簡化程序及縮短申請時間。
摘自2013年12月14日《頭條日報》P32

圖表:零售業空缺率高

資料三:假招聘
商界近月不斷高呼勞動力短缺,急須輸入外勞,工聯會飲食業職工總會發現,有食肆僱主壓縮人手及製造一種「好高人工也沒人肯做」的假象,實際是嚴重加長工時令不少洗碗、傳菜工人吃不消,工會批評飲食業僱主奸狡。總會秘書長黃必文指,最低工資實施後,飲食業僱主不斷以成本增為藉口,餐廳食肆紛削減人手再「加薪」去聘人。
摘自2014年1月24日《星島日報》A10

輸入外勞

資料四:26工種缺少萬人
勞顧會昨日開會通過設立機制,為政府工務工程、港鐵工程加快輸入外勞。發展局在會上宣布成立一個專責小組,制訂出二十六個人力極缺的工種清單,並特別針對港鐵工程需要,設立一個由路政署及港鐵合組的審視委員會,讓政府工程及港鐵承建商在申請輸入外勞前,分別提交資料給專責小組或委員會作預審,減省勞工處的事前鑑定工夫,可望將輸入外勞程序縮短至六個月內完成。
摘自2014年3月27日《星島日報》A3

資料五
約三十名建築業職工昨日先在九龍灣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外抗議,要求學院加強培訓新人及就業配對,再遊行到港鐵九龍灣總部,反對港鐵有意透過輸入外勞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組織幹事范長豐批評,港鐵早前表示工程欠五千七百名工人,有關人手不足的情況只是短暫性,現時很多建造業工人就業不足。
摘自2014年4月14日《頭條日報》P44

資料六
勞顧會每月均收到輸入外勞申請,據了解,近日最新申請,洗碗工已絕迹,建造業亦未見,但就收到安老院舍申請輸入一百零二名護理員外勞,為今年最大批安老業申請,分別來自至少三十六間安老院,部分屬連鎖式集團。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是九千七百五十元,據悉,勞工處已否決了十多名外勞申請,但勞顧會仍須審視餘下九十多個申請。
摘自2014年3 月7日《星島日報》A13

紓緩人手荒

資料七:長者就業
近日宏利投信發表亞洲各國的高齡人士就業率調查報告,兩岸三地竟是耆英勞動參與率最低的三個地區。報告界定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為高齡人士,香港老齡就業率最低,去年僅有六巴仙,為最高印尼(四成)及菲律賓(三成七)的六分之一。台灣也只有八巴仙,原因是有外勞可以依賴,像台灣共輸入的外勞去年就突破五十萬,和香港同樣是用外來勞動力解決老化問題。日本和內地的高齡就業率均高達兩成,其中不少堅持不退休的耆英是農村人口。
摘自2014年4月12日《星島日報》E6

資料八:百五億助婦女再就業
在釋放本地勞動力方面, 潛在勞動力包括內地新移民人士、婦女、殘疾人士、少數族裔及退休人士,政府會加強支援及培訓,達至「人盡其才」,如為婦女重投社會工作,提供託兒服務的配套。張建宗表示,本個月底會向僱員再培訓局注資一百五十億元,資助再培訓計畫,按統計處調查顯示,如獲支援服務,四至五萬名婦女願意重返職場。
摘自2014年1月5日《星島日報》A1

資料九:培訓外傭?
本地人手短缺,內地供應難以維持,大部分為年輕女性的外傭人口,成為填補這個缺口的可行選擇。一一年非本地出生(不計內地新移民)的本港居民突破五十二萬人,外籍家庭傭工佔當中超過一半。這樣龐大的人口,若能接受專業培訓,入駐安老院舍,或可紓緩安老服務的人手不足。
摘自2014年2月24日《星島日報》A4

資料解讀

勞工短缺現況

資料一

•經濟學家視失業率在百分之四以下為全面就業,因為失業數字會把另謀高就的「轉職期」統計為失業;
•香港的轉工率達兩位數;
•現時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的數字為九七以來最低。
•建造業的失業數字上升。

資料二
•商會指目前建造業面對工程缺人趕工、新手欠經驗的問題,會對工地安全帶來隱憂;
•建造業總工會指,多個工程集中上馬,令行內人手相對短缺,主要缺人的工種在釘板、紮鐵;
•建造業指已積極培育和調高薪酬,但仍未夠人手,工人須長期加班趕工。

圖表
•政府委任的零售業人力發展專責小組發表報告,指零售業低薪、工時長、兼職人手多,今年中空缺逾八千個,空缺率百分之三;
•零售業人手現有二十六萬四千八百人,較十年前升兩成七,過去十年,零售業職位空缺則急升四倍,達八千一百多個;
•零售業以百貨公司空缺率最嚴重。

資料三
•工會揭發部分無良僱主以成本增加為借口,削減人手後,再以加薪形式,安排兩人攤分三人的工作,例如洗碗工月入雖達一萬八千元,但每天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十六小時;
•僱主經常以洗碗工為例子,指出基層工作高薪仍難請人的困難,卻沒有提及「高薪」背後的工作待遇是否合理,有否剝削等情況。

輸入外勞

資料四
•輸入外勞可減少僱主因請不到人造成的損失,例如工程因人手不足而延誤,會導致成本上漲,令造價及訂價更貴,間接令消費者利益受損;
•放寬輸入建造業外勞機制對本地工人的影響,要視乎輸入的外勞工作是否短缺工作,如成為長期工則對本地工人飯碗有負面影響。

資料五
•政府有責任確保外勞獲得和本地工人同等的薪酬待遇,否則會拉低行業工資水平,令本地工人利益受損;
•根據統計處資料,去年第四季建造業失業人數為一萬三千五百人,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一,就業不足人數為二萬四千三百人,比率為百分之七點四,兩個數字均高於整體失業率水平,數字反映建造業在工種上有錯配問題。

資料六
•按法例規定,承建商必須先展開招聘四星期的程序,並經勞顧會審批,才可向勞工處申請輸入外勞。

紓緩人手荒

資料七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公務員退休年齡最遲六十歲,大多企業依此為標準,把界綫訂在55歲至65歲之間;
•高齡人士就業率低,主要因為大多數企業不願意聘請長者;
•現代人注重健康,不少退休長者仍有勞動力,有工作意願或需要工作。

資料八
•有調查顯示,已婚婦女就業率約在四成九左右,低於一半以下;
•不少婦女因為要照顧年幼子女或打理家務,工作意欲不大;
•即使婦女想兼職,不少亦因缺乏技能難以重返職場;
•新移民家庭如果獲得支援,可為市場提供更多基層勞動力。

資料九
•現時外籍家庭傭工不能替僱主以外的其他人士工作,否則屬違法,如放寬外傭外出工作,可為安老服務提供龐大的勞動力;
•外傭本身有照顧經驗,培訓方面問題不大,但會否影響服務質素,例如長者是否樂於和外傭互動?放寬會否令政府對安老服務的承擔減少等,均要更深入討論。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今日香港
主題︰生活素質+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探討問題
(按教育局指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政府怎樣回應不同群體的訴求?政府的回應對香港的管治、維護法治精神和提升公民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有甚麼影響?為甚麼?

相關概念
•勞動人口 Labour force
•生產力 Productivity
•人口政策 Population policy
•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標準工時 Standard working hours
•最高工時 Maximum working hours
•最低工資 Minimum wage
•工作環境 Work environment
•工資保障運動 Wage Protection Movement
•工會 Trade union

多角度思考

1.試分析本地勞工短缺的原因。
建議思考方向:
人口結構轉變︰出生率愈來愈低,令勞動力日益減少;
工種需求改變︰例如自由行帶動零售員職位增加、大型基建工程對短期建造工人需求大增等等;出生率減少,令安老服務的需求大增;
勞工政策影響︰最低工資實施後,低技術的嫌惡性工種流失率高,僱主沒有改善待遇留住工人。

2.你贊成輸入外勞以解決本地勞工短缺的問題嗎?
建議思考方向:
•勞工短缺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輸入外勞對行業的發展和本地工人薪酬待遇的影響;
•政府在輸入外勞方面能否做好審批和監察角色,是輸入外勞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3.除了輸入外勞之外,政府還有甚麼方法可以紓緩勞工短缺問題?
建議思考方向:
釋放本地勞動力︰支援新移民就業、中年人士再就業、婦女就業、長者就業;
僱員再培訓︰提供技術培訓,解決本地工人和工種錯配問題;
改善勞工權益︰以立法方式設立最高工時、集體談判權等,改善勞工權益,吸引更多勞動力重返勞動市場。

載自2014年4月30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圖表>>按此放大' >
圖表 >>按此放大

TOP